鹰潭市政协专题协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1.06.2015  19:43

  5月28日,鹰潭市政协召开八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常委会现场,委员发言精彩纷呈、切中要害,在场人员深受触动。

   办学条件改善是均衡基础

  3月份开始,鹰潭市政协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委员深入该市各县(市、区)、市相关部门和部分中小学校调研考察,并赴安徽合肥、铜陵和江苏淮安等地学习考察,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寻求问题破解之策。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调研报告作出10多次修改,提交本次常委会协商讨论。

  徐建国委员认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建议建立健全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教育投入优先安排,集中财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确保本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暴露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徐海涛委员建议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动、城乡布局结构调整和群众现实需要,把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城区学校布局,提前预留建设用地。同时在乡镇要发挥中心镇辐射作用,适当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农村薄弱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是均衡核心

  委员们认为,真正实现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有标准化的办学物质条件做保障,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均衡配置则是更重要的条件。

  聂玲娜委员十分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议统一确定并动态调整城乡学校编制,健全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补充机制,加大师范生免费定向培养工作力度,探索职称评审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严格落实山区和边远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

  葛菁委员则建议加快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探索建立“县管校聘”的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淡化编制使用。加快教育集团化发展,组建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口招生、共育特色、捆绑考核。

   信息化建设是均衡重要手段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市区,虽然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率达90%以上,但生机比却是38.7:1,距离国家规定的10:1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而农村的信息化程度还要远低于城区。

  汪桂昌委员提出结合“智慧鹰潭”城市门户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探索实施“专递课堂”、“农村中小学在线课堂”等课堂教学实验,推动解决农村中小学校音、体、美、英语等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开不齐的问题;加强培训指导,在国培、省培项目中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激励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寄托着我市广大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我们宁可少搞一些项目,也要把学校建设好,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教育起点上享受公平。”市政协主席潘赞海动情地说。

  市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人社局、编办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作了协商互动发言。分管副市长辜清听取发言后表示,认真研究采纳,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义务教育品牌。(蔡春生)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