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建市三十年农业与农村经济成就辉煌

06.11.2013  02:12

      省辖市鹰潭是华东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建置于1983年7月。建市30年以来,鹰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鹰潭建市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市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到2012年末农业总产值达65.31亿元,较建市初1983年的1.84亿元,增长了34.5倍。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大幅度增加
      2012年我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8.36万吨,比1983年的38.33万吨增加近一倍,增长78.35%;油料产量2.18万吨,增长5.3倍;水果总产量4.20万吨,增长28倍;肉类总产量达到12.36万吨,增长3倍;水产品产量达到4.79万吨,增长18.76倍。粮、油、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农产品品种优化
      建市30年以来,鹰潭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市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
      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由1983年的8.15万千瓦增加到2012年的94.61万千瓦,增长了10.6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98年的666台、22台提高到2012年的3087台和2271台。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2012年我市农作物机耕面积达178万亩,其中水稻机耕面积145.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8.1%.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12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63万亩。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2012年末全市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223吨,地膜覆盖面积8.93万亩。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就
      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我市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
      (一)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37.7%、5.6%、43.4%、11.9%,与1998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则分别上升了1.2、1.9和2.7个百分点。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在资源比较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大县与生猪大县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农产品产量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市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鹰潭建市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
      1983-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0元提高到8803元,增长34.2倍。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全新特点:一是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4067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为46.2%。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12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4298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为48.8%。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建市30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12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59.5%。三是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增长。2012年现金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93.8%。
      (二)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1983-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5497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恩格尔系数从1983年的66.25%下降到2012年的46%,下降了20.25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282元、258元和608元,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比建市初均有较大提高。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几乎没有任何高档电器,2012年我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107台、73台和67台。在传统耐用消费品稳步提高的同时,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12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分别达到170部和14台。
      (三)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
      建市30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开发扶贫计划,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贫措施,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整村推进缓解贫困,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12年,贫困人口减少到3804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5%,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鹰潭建市初期,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经过3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
      (一)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鹰潭建市30年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文化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农村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12年全市通公路、电话、通电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100%。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机构也得到大幅改善。
      (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建市30年,我市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取向。农村市场化改革突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后,经过多次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主体已经从单一经营发展为农民、各种中介组织、国有流通企业等构成的多元化经营;流通渠道逐渐形成了零售、批发、期货等多层次并进;信息服务也正朝着不断满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方需要的方向发展。市场基础设施也取得显著成效,到2012年末,各乡镇均有综合市场,综合商店或超市和储蓄所。
      (三)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我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在卫生方面,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医疗设备。在社会保障方面,2012年我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79.37万人,参合率达96.3%;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45.41万人,参保率为83.3%。
六、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一)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建市30年来,我市坚持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建设为依托的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我市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新亮点。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
      (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我市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依托,加快发展,到2012年末我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1.25%。
      七、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鹰潭建市后,农民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人数增加,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我市全社会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84年的65.02%下降到2012年的34.6%。从三次产业来看,2012年我市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34.6%,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31.2%,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34.2%。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大幅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
      建市30年以来,我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成为鹰潭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2012年我市农村外出(离乡)从业人员达24.4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56.5%。其中,出省从业的13.7万人,占31.8%;二是外出务工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三是外出务工的模式发生转变。建市初期,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打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外出打工出现新迹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业性减弱,农村举家外迁劳动力不断增加。
      鹰潭建市30年以来,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全市彻底取消农业税,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农民得到了长期的实惠。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三农”工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市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步伐。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速形成,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