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植入文化元素 让传统行业焕发生机
江西广播网8月15日讯:
鹰潭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有效利用产业嫁接模式,一批传统行业在植入文化元素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收入超过37亿元,鹰潭台记者张华山报道:
几年前,鹰潭市开始实施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作为当地特色,铜产业自然成了打造重点。但是如何让铜多卖钱却是困扰已久的难题。
仅从铜板材价格来说,一斤能卖20多元。但在篆刻大师黄俊军的手里,一斤铜却能卖出两千多元:“它的原材料就是纯铜,很普通,工艺、技术、精加工,提高它的附加值。”
江西中鼎金属工艺公司董事长黄俊军的公司位于贵溪市工业园,主打产品是铜壶。在贵溪市政府的帮助下,黄俊军有了现代化的工厂,成功实现传统作坊文化产业转型:“给我们优惠的政策,给我们划拨土地,鼓励你。因为我们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会给你打气。我觉得对我个人,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黄俊军的铜壶生产力呈几何倍数增长,每年都超过两万把。小铜壶做成了大产业。
与贵溪的铜类似,余江眼镜也有着从研发生产到批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销量不错,可始终在低端市场徘徊,江西易镜公司董事长周有才:“质量不比别人差,款式也是很新,就是卖不起价格来。”
怎样卖到好价格?余江想到的也是文化嫁接,提升附加值。去年,余江县投资十亿多元建设了国际眼镜城。与一般眼镜市场以批发销售为主不同,这里主要以展示和提供服务为主。坐落其中的眼镜博物馆更是通过挖掘内涵,提升了余江眼镜的文化内涵和品质。眼镜城现在已经升格为旅游、休闲、购物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余江眼镜身价也随之高涨。
不仅是贵溪的铜,余江的眼镜,近年来,鹰潭市出台了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规划、余江县雕刻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批地方文化扶持政策,全市已经聚集了旅游、木雕、黄蜡石等行业的三千多家文化经营单位,有五万多人从事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