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黄金周在舆论中陷不便增、不能减的尴尬局面
调与休:黄金周长假的变迁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钱春弦)黄金周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在上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为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而实施的举措。
1999年9月,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历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其中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三天,元旦为一天;还规定这四个属于全体公民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从2000年国庆放假开始,对国庆、春节和劳动节这三个节的休假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移动节日前后的两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这样共计7天时间。自实行这种休假制度以后,每逢这三个节日的休假称为“长假”,通常前面冠以节日名称。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从3天改为1天,意味着五一黄金周被取消。
黄金周制度出现的大前提,首先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旅游休闲娱乐需求持续增长,国家也有了必要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条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通过假日经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促进国内旅游成为共识。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等专家认为,消费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标志,既与社会群体收入水平息息相关,也与民众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时间充裕与否密不可分。通过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刺激中国老百姓经济思维从简单的“积累型”向“积累——消费型”转变,黄金周制度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客观地看,国人闲暇时间的增多,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与此同时,百姓的休闲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用于餐饮、购物、旅游、健身、娱乐等的消费与以前相比大幅增加。这标志着人们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从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消费——生产模式,人们开始从有限发展自己进入全面发展自己的新阶段。但集中消费造成的旅游景点堵塞、交通不堪其荷等问题,使“取消黄金周”之声时有所闻。
黄金周长假的制定,从最初主要推动“假日经济”,逐步演变成带动旅游休闲特别是举家出游及促进“农家乐”就业的重要渠道,长假在启动内需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些新需求,形成一些新问题。由于多元化条件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休闲倾向不同,黄金周在舆论场中越来越面临“离不开、要不得、不便增、不能减”的尴尬局面。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