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鼠标种庄稼 “互联网+”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10.07.2015  12:29
原标题:轻点鼠标种庄稼 "互联网+"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在黑龙江省富锦市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技术员张国勤轻轻点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呈现出一幅画面:水稻秧苗舞起了阵阵波浪,稻田边的水渠留下粼粼波纹。

张国勤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运用物联网技术,现在稻田如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发出的决策指令传输到田间的灌溉控制装置,之后水池内的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以云数据为平台,我们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张国勤说。

轻点鼠标种庄稼”——张国勤物联网种水稻是互联网+农业的一个体现。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农业互联网展现出了广阔前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

专家表示,通过互联网把现有科技相结合,新的技术组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过去全凭经验和感觉的传统浇水、施肥、打药方式,如今正向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转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黑龙江等地运用GPS定位的现代化大农机,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播种、收割,通过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

当前,我国农业既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又面临补贴“黄箱”和资源环境“红灯”的双重约束。当务之急则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意见提出,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信息进村入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物联网节本增效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实现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这些都将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融合,构筑农业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陈晓华说。

为给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农民更多地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互联网+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互联网+对整个社会、农业相关主体都会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