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红星楼”5位盲婆婆相携度一生(图)

25.06.2014  18:00

婆婆们吃上了义工们送来的香甜蛋糕。从左到右依次是吴连娇、王莉、黄新莲、刘莲好婆婆。

黄新莲婆婆信手弹了一曲。

钟福莲坐在床上看盲文。

曾经辉煌的红星福利厂,5位婆婆就住在一楼。

韶关市武江南路,有一幢带着上个世纪欧式风格的老宅院。斑驳古旧的院落里很沉寂,却有5位老态龙钟的老奶奶独自生活在这里。5个老人全是无亲无故双目失明的盲人,她们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就在这座深深宅院里相依为命。

如今,这群老人中最年轻者都已逾85岁高龄。她们依旧颤颤巍巍地互相搀扶着,日复一日地伴随着这幢古老的“红星楼”,在黑暗中回忆着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与梦想。她们是谁?是什么,让她们选择了在此共度一生?近日,记者走进她们的生活,听她们讲一讲她们曾经的故事。

青春:

伴随着“红星厂”兴衰

记者踏进这个百米见方的小庭院时,正是一场雨后。老院落里地板潮湿,斑驳的青色砖缝中长满了青苔,在一幢有着欧式风情的破败小楼前,5个老人正静静地坐在一条长条椅上。记者好一会儿才适应了昏暗的光线。

可能是一生相伴,许多话已经不用过多言语来表达,婆婆们安静地排排坐着,并没有太多的话语。听见有人来访的声响,婆婆们这才活络了起来:“阿妹,你们又来了啊?”老人们把记者当成了时常来探访的义工。

新中国成立前,这幢老楼曾经是外国人建造的教堂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盲人工厂——红星综合厂。上世纪60年代初,大批盲人女工从韶关福利院甚至是从全省其他地方被安排进入工厂工作。“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呢。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生产竹木草枕席工艺品为主的福利工厂,最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此时,大批盲人女工也到了退休年龄,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继续留在厂里养老生活,当时仍有30多人。

时至今日,当年留下来的盲女,有些已离开人世,还有的则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被送进福利院。这个曾经热闹的小院子,最终只剩下5位盲人婆婆在庭院深深中相依为命。

留恋:

每个人都有段“威水史

现在这里生活的5位盲婆婆分别为现年86岁的钟福莲、85岁的黄新莲、85岁的吴连娇、88岁的王莉和92岁的刘莲好。5位盲婆婆没有任何亲人,尽管身体大不如前,但她们并不愿意离开这个烙记着她们青春记忆的“红星厂”。

对于韶关许多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市民来说,儿时的记忆都曾留下过“红星楼”的烙印。正如爱心人士“凡口老留”回忆:“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在西河中学念书的时候就曾多次前往那座街道工厂参观和学习。一群盲人兄弟姐妹不但自食其力,而且还能出产那么多精致的享誉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工艺品,那时很多学校都会把参观‘红星楼’作为实践基地的首选。

凡口老留”说:“这5个婆婆讲起‘古仔’来可是个个都有一段‘威水史’。她们个个可都是当年红星楼初建时期的‘当红主角’、生产一线的红旗手呢!当年的‘红星楼’在韶关小有名气,甚至出口海外。一群盲人兄弟姐妹不但能自食其力,而且还能为国家赚外汇,你说她们威水不威水?

从1998年至今,民政部门曾多次与盲婆婆们沟通,问她们是否愿意到福利院生活,但都被回绝。婆婆们都说:“还是红星厂住得习惯。

余生:

一部收音机打发时间

她们同住在红星楼的一层,走进婆婆们生活的屋子,屋里光线更加昏暗,因为潮湿,窗户关得死死的,微微弯下腰还能听到老鼠唧唧叫。

门外迎来一阵摩托声,骑着摩托车的汤文志受婆婆住在外边的工友之托送来青菜、豆腐和鱼。因为看不见,婆婆只能靠近菜,通过摸、闻,来辨别每一种菜的种类。

王莉婆婆这天吃的是昨晚剩下的西兰花炒肉片。她摸索进堆满柴的厨房,颤颤巍巍地把剩菜和着米饭在电饭锅里热着吃。“以前的一些工友常常送菜来,附近韶关医学院的学生也经常过来帮我们劈柴。”她说,屋里的柴是都是好心人送的木头。

洗衣服怎么洗?”“因为眼睛看不见,衣服都是泡着,摸着乱洗。

婆婆们现在身板都还很结实,她们各有各的灶台,每天各起炉灶,煮饭炒菜。她们清楚地记得房间里茶缸、水壶、电风扇的位置,记得进入火房后柴火的位置。她们甚至可以熟练地在黑暗中把菜切得很整齐。

人老了,干什么都提不起劲。”王婆婆很少离开小楼,对于平常单调乏味的生活,听收音机就是老人最大的乐趣。“有人来就聊聊天,没有人我们就听听收音机。

一部收音机几乎是老人们的日期时间总表。她们看不见日出,分辨不了白天黑夜,全凭一对耳朵、一台收音机。她叮嘱前来看望的义工给她带一对好使的五号电池,用来听收音机。

感恩:

热心人就像亲人一样

现在有很多人来看望我们,乐善义工会来带我们去逛公园,像森林公园、矿山公园都去过,他们还定期前来为我们做顿好吃的。韶关医学院的学生每周末都会来帮忙搞卫生,帮忙砍柴。一些企业知道我们的难处后也经常送米送油来,非常热心!

谈起这些好心人,老人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么多的热心人就是我们的亲人。”至于婚姻子女她们并没遗憾。

我要结婚早结了,当时还有一个男人天天跑来跟我说要带我去香港。不过我都拒绝了。”钟福莲谈起这一幕,很是平静。5个婆婆都没结婚成家。谈起婚姻,老人们更多的是对婚姻的恐惧。“说起婚姻,当时就是很怕,自己一个人生活都艰难,更别说两个人。”黄新莲说,“这样也好,再辛苦也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她的最美年华

做盲校的老师

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琴了,当时会弹钢琴,也会演奏风琴。”85岁的黄新莲是五人里最有“文艺范”的老人。聊到兴致处,她当场弹奏一曲。她爱弹琴,之前有志愿者曾送她一部风琴,坏了以后,她又用微薄的养老金买了一部电子琴回来。

黄婆婆清楚地记得:“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在我三岁时,我出了一场天花,当时医生下错了药。敷了一晚上的药,眼睛疼得厉害,第二天睁开眼我就看不见了。父亲花了好多好多钱给我治病,一直治不好。父亲去世后,母亲将我送进了外国人办的盲女学校上小学,自己改嫁了。”1947年,黄新莲在盲女学校上小学,学会了弹琴。在广州念完初中后,她没有继续念下去,回到了盲女学校教书,教盲童们学习盲文。

随后,她又来到了红星综合厂。当时只有20多岁的黄新莲负责打绳、织萝、做竹壶、做小五金等手工项目。谈到自己的青春年代,老人微笑着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红星综合厂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厂区里自己出钱盖了房子,甚至兴办了饭堂、医务所、幼儿园,很正规呢。

她的悲苦童年

像部曲折电影

刘莲好婆婆的家在台山的农村。婆婆说,当年一位布匹商人经过村里卖布时,看到了盲女刘莲好,就劝其母亲倒不如把盲女带到省城学习,学点手艺还能帮补家计。

于是刘莲好的爸爸背着当时还年幼的她来到了省城广州,不料商人却把她卖给唱粤曲的小馆。在那里,她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新中国成立后,刘莲好被送到了韶关盲女院。在盲女院里,刘莲好认识了黄新莲和来自韶关福利院的钟福莲,一起长大。她们情同姐妹,一同工作、生活至今。(文/图 记者卜瑜通讯员梁欣、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