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中国发展报告:关键之年深改全发力

20.12.2015  12:23

  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已从多个方面深度楔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楔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

  2015年,注定将在中国发展历程上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页。

  这一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为中央治国理政总方略的背景下,改革全发力成为贯穿全年发展的最鲜明特征。

  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从“开局”进入了“关键”。这不仅意味着改革阶段的递进,更标志着改革难度的增加。

  一个个过去被表面搁置而内在发酵的改革难题,摆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破难而进,推石上山,必须一鼓作气、坚韧不拔。在这一年,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一批标志性改革措施陆续推出。截至本刊发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年内已召开了11次会议,平均不到5周召开一次,设计图、任务书有条不紊地提出,施工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央抓改革的力度甚大。11次会议共出台了60多个推进改革的意见、办法、方案等重要文件,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到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放开“全面二孩”,到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从为“双创”提供全方位服务,到生态文明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从加力夯实教育、医疗基础,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从全面从严治党扎紧制度笼子,到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已从多个方面深度楔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楔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构想的内涵,标定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发展路径。

  这一年,中国“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建议审议通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向着全面小康的最后冲刺。全面深化改革,也与前后相续的五年规划实现了有机对接,将以“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姿态迈入“十三五”。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指引着改革进一步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发展新体制”,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系列部署已被纳入改革台账,进行统筹部署。

  这一年,改革尤为坚持“人心标准”,将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试金石;改革更加注重成效落地,着力疏通“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解决“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间阻”现象,以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创新、为发展开路清障除弊。同时,改革注重发挥试点作用,激发从中央到地方的改革动力,加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的联动,一批批改革成果不断显现,群众切实从改革中获得益处,改革的勇气与智慧正进一步成为执政党和我们国家的宝贵气质。

  谋大局,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进入2015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世界经济的“亚健康”状态,曾令人们对发展能否保持长期活力、改革能否顶住压力爬坡过坎,产生过疑虑。中央果断给出了明确回答——改革是提振经济的关键一招。

  要想化解过剩产能、激活新的发展引擎,想要重现碧水蓝天、打赢脱贫攻坚战,想要攻破利益藩篱、分享更多改革红利,都要求改革者必须迎难而上。这些困难与难题不会自然解决,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趟的险滩标出来”……2015年之所以关键,原因有二:一方面,改革难题多,发展转型之艰与改革攻坚之难,交织并行,既面临着改革阻力较大、障碍较多的硬骨头,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民生保障等硬任务,还有“三期叠加”、“两难”增多背景下的新难题。另一方面,改革任务重,随着改革进入密集“施工期”,新的方案不断出台,顶层设计能否落地生根,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效,成为了新的考验。

  而在2015年,传统业态、传统行业的衰落与“互联网+”催生而来的新产业、新业态的突起,表现得更为明显。发展方式的变革,无疑会加大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在这一年,改革由单项和局部突破转向全方位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的趋势更为显著,改革内涵已由经济领域全面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国内改革更加深入地拓展到参与、应对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中来。

  啃“硬骨头”、探“深水区”,离不开对改革大局的全面把握。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明确了“统筹兼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改革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全局思考,最终落实每一项具体措施。只有从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才能明确每一项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终极意义,也只有明确了航向,改革才能进一步走稳走远。

  关键之年,发展的速度之变、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与改革的时序、节奏紧密咬合。新动力的积聚、新旧增长动力的切换,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发展的路径。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大局”。

  而衡量一项改革部署出发点,则离不开三个“有利”,即改革能否对全局改革有利、能否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能否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惟其如此,才能抓住根本、坚守自信,才能对改革的责任自觉担当。

  2015年多项改革综合施力,已表现出对改革深层次脉络的把握。例如,简政放权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政府主动瘦身营造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深化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相融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并进,激发发展的活力;自贸区试点扩大,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司法体制改革多项试点渐次展开,为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治党从“全面”、“从严”两个关键点发力,为发展构建日益清朗的政治生态……

  走到今天,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已经高度融合,发展每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

  正因如此,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轴,同时通篇贯穿改革精神,包含大量改革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与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有机对接,更要求改革者讲大局、顾大局,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提升改革方案质量,聚焦体制机制顽疾,进一步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切实向要害处发力。

  抓落实,让改革落地生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纵览2015年的11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从年初的第九次会议强调“努力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到年末的第十九次会议指出“改革工作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是关键”,可以说,“抓落实”是一年多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

  关键之年,关键的关键就在于落实。以“施工图”方式落实改革蓝图,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决策层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已经到了真正的关键关口:因为肉已经没了,到了啃骨头的时候了。

  改革难落地,或变形或走样,往往就卡在“骨头”上。这其中,有某些部门和某些干部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更深层原因则是深化改革已经直接触动了一些部门和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当前,改革不是做表面文章,攻坚战已经开题,正待全面破解;改革由表及里、从浅入深,正在逐渐触及症结核心;一系列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与既得利益阻碍越发凸显,各种矛盾交织叠加更为复杂。

  正因如此,中央把“抓落实”贯穿于2015年改革始终。从一年的改革实践来看,抓落实,体现在改革方案聚焦更准上,面对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敢于动真碰硬;也体现在紧抓改革配套、明朗改革预期上。

  例如,户籍改革与计生、就业、医疗、城市管理相关改革的同步性明显增强;教育、医疗等民生类改革关注夯实基础,教育改革注重起跑线公平,医改再探源头,改革方案更为细化、深化、实化,增强了操作性,等等。

  而国企、财税、金融等一些重点领域,能否继续破除利益藩篱,取得实效,则成为了诸多研究者和改革关注者的期待。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了让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落地生根,2015年中央下大力气解决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关系,突破“中梗阻”。

  既往的改革实践表明,“最先一公里”畅通、“最后一公里”断头、“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间阻”等问题,最容易导致改革方案与政策意图在实践中流产。特别是,越到“最后一公里”,各种“中梗阻”对改革的阻滞力也越大,任何跑冒滴漏、虚晃一枪,都有可能使相关改革的成效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

  为此,2015年“抓落实”还体现在严把改革督查关上。早在年初,纪检体制改革就已率先起步,加大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对落实不力者追责问责,着力在“”字上下功夫。

  获得感,凝聚改革的新动力

  观察2015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召开的11次会议上审议的改革议题,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措施不在少数。

  这其中包括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抓住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从“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这个意义讲,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既是执政党作出庄严承诺,展示改革的信心与决心;又是呼应民心民意,为改革顺利推进赢取新的动力。

  应该看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越来越少。改革越往深处推进,触碰到的越是利益。探雷区、涉险滩、啃硬骨头,需要立足于形势任务与基本国情,寻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获得感”,正是体现了决策者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找恒量的执政智慧,将改革目标指向与群众的意愿、利益紧紧相连,既能使改革推进的过程与群众得实惠的过程相统一,又能最大限度调动起群众拥护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改革,既要敬畏、保护民意,又要吸引、凝聚民智。从迈出“最先一公里”,到跑完“最后一公里”,改革的成果需要被民意检验,改革的红利更应由人民共享。

  而今,人们已经开始在方方面面感受到这份“获得感”:证件“一站式”办理、项目审批流程大大缩短、“照证分离”试点启动再次提速“双创”,立案难、司法不公等老问题已经开始破题、扭转,公立医院改革锁定“公平可及、群众受益”的改革目标,教育均等化正在落到实处,“精准扶贫”更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从国计到民生,全面深化改革给予群众的,既有切身利益的保障,也有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正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仍能“蹄疾步稳”的深厚底气。

  试验田,统筹调动央地两个积极性

  改革试点,就是改革前瞻探路的“试验田”。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着改革成效。而解剖试点这只“麻雀”,实质就是见微知著、摸石头过河的过程。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以来,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都是通过试点来总结推广形成的。仅以司法体制改革为例,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4项改革试点已渐次展开。2014年6月,上海、广东等7省市启动第一批试点,一年后,江苏、安徽等11省区市启动第二批试点。如今,试验效果已迅速溢出,进入了更大范围的试验操作层面。第三批试点即将于2016年适时推开,改革即将扩展至全国各地。

  试点,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厘清改革的各项重大关系,探明突破的方法和路径。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中央定调子、划底线,地方探路子、创经验,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有效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也是2015年改革全发力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改革进入密集施工期后,改革举措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推进条件各有不同。各地在推进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掌握步骤和次序,以施工图方式明确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

  改革试点,则可以发挥对于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打通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一些矛盾问题多、攻坚难度大的涉及风险因素与敏感问题的改革领域。一方面,可以发挥出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各地聚焦具体问题,在实践中把准政策的界限范围、尺度和节奏,并可把基层探索的个性经验总结为普遍认识,进而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但是,在改革试点效果彰显的同时,在一些领域、一些地方抢、发“试点帽子”的乱象也值得关注。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小算盘”,当改革触及自身利益、要动自己的奶酪时,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触角,以“试点帽子”或搞选择性改革,或拖延改革窗口期,有的甚至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必须及时加以纠偏。

   作风建设,贯穿于改革全过程

  步入了攻坚期、深水区,改革遇到的暗礁更多,阻力变大。面对不同的利益考量,“怎么改”“谁来改”成为了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关键之年,抓好“关键少数”。从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三严三实”的一个重要检验,到第十九次会议强调“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加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作风建设一直贯穿于2015年改革的全过程。

  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把“三严三实”标准作为锻造改革领导者、打造改革实干家的具体要求,向全党发出动员令,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这是对领导干部能力与责任的更高要求。改革落实能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能不能突破“中梗阻”,“改革红利”会不会被截留,各级领导干部正是这个关键之年中的“关键先生”。

  在当前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有的干部陷入改革“迷茫症”,面对转型升级的新形势,缺少克难攻坚的能力和本领,仍然等靠要;有的满足于当“泥菩萨”,做政策的“传声筒”,生搬硬套,导致改革举措不接地气、流于形式;还有的受制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桎梏,搞“选择性改革”,不愿触动自己的奶酪……凡此种种为官不为、懒政怠政,都是改革不担当的表现。

  2015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延展深化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抓手。在这一年,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继续完善,追责问责机制进一步健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更加明晰,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既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又解决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既以“”“”标准抓作风,更以抓落实、促实干的方法搞改革。

  不让改革举措“”在路上,不让改革红利“”在途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干部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人民群众期待着各级领导干部用行动交出优异答卷。文/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