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在玉壶

04.07.2016  23:28





人物档案:

江崛,女,1966年出生,江西南昌人。1984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从医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康复科临床一线,先后向韦以宗、韦贵康、冯天有、谢庆良、董安利等著名整脊专家学习。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超微针刀、筋针疗法,取得良好疗效并逐步在省内推广此技术。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优秀党员、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医德医风标兵”等荣誉称号。

年少时,她就把从医当做自己的唯一志向;长大后,她穿上白大褂走进了医学的殿堂。从医二十多年来,她用一双妙手,救治过无数患者;以一片慈心,温暖了整个病房。

医生这个职业,非常辛苦

1984年,江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她又在南大一附院进修了一年西医。由于针灸技术精湛,而且中医西医都擅长,年纪轻轻的她,已经获得了“神针”的美誉,许多病人慕名而来。用江崛的话来说“我刚出来就很跑火了”。

然而江崛并未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在医学之路上,她从未固步自封,而是执着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从医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康复科临床一线,认真学习医疗康复先进经验,并先后向韦以宗、韦贵康、冯天有、谢庆良、董安利等著名整脊专家学习整脊手法,不断运用新技术、开展新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超微针刀、筋针疗法,取得良好疗效并逐步在省内推广此技术。

如今的她,对颈椎、腰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她治疗的患者无不对她赞不绝口,更有不少患者指定要她治疗。但她依然在不断学习,每天繁忙的工作后,她还要抽出宝贵的睡眠时间来查阅资料,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问起从医二十多年后,如今的她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何感悟。江崛略一思索之后,给出的却是“医生这个职业,非常辛苦”这一回答。

每天要站立10几个小时,为20多位患者做治疗;每天不到7点就来上班,晚上近9点才回去,有时甚至忙到深夜12点;每天的午饭都要到1、2点才吃,吃饭时间仅为3至5分钟……

正如一位患者所说:“如果只是坚持一两天,我也可以做到;但是坚持二十几年,这真的太难了!

病人找到我,我就要对他负责

得知我们是来采访江崛医生的,康复科的患者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说点什么。

老党员涂怀北是第一个接受采访的患者。5年前,他腰间盘突出1.1厘米,去了不少医院,都被告知要开刀做手术。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他找到了江崛。在江崛的精心治疗下,涂怀北痊愈了,也免去了开刀的痛苦。之后,涂怀北固定返回这里按摩,随着对江崛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这位个子瘦小的女子给了他越来越多的感动。

范红也是一名腰间盘突出患者,在外甥女的推荐下找到了江崛。当初,他是被人背进医院的,经过江崛一个多月的悉心治疗,他已经能下床走路了。他说:“软伤科病人很多,医生很少,有时候病人等得不耐烦了会叫苦连天,江医师从来不发脾气不骂人,总是耐心劝大家。为了不让病人等,她经常饿着肚子给病人推拿治疗。

慕名来找江崛的人有领导,有企业家,也有普通百姓,而江崛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江崛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涂怀北、范红告诉记者,之前有一个新余来的病人,病情严重,妻子又要跟他离婚,所以他整个人状态很不好。江医师不仅精心给他做治疗,还经常劝慰他让他开心起来,甚至给他送吃的用的。医生给病人送东西,我确实是头一次看到……

正如一封病愈患者写给江崛的感谢信中所说:凡是在此治疗和住院的患者,没有一个人不说江医师好的。

而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据统计,江崛的工作量每年都是全科最高,她带领的科室业务收入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二十多年来病人投诉率为零,拒收病人“红包”无数次,收到感谢信几十封。

面对这些赞誉和数据,江崛只说了一句简单真诚的话:“我就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病人找到我,我就要对他负责,把他治好。

离开之前,我再次将康复科病房环顾了一遍,这间稍显拥挤又有点陈旧的病房,江崛一站就是二十多年。在这里,她远离了社会的浮躁,坚守着最初的梦想——治病救人。在这里,她用自己的妙手慈心赢得了这样的赞美:中医史上勤耕耘,经络网海任自游。笑看人间病魔狂,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