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能否填补中国科幻影视的空白?

31.08.2015  11:44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人的绝密计划“红岸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在中国科幻小说界火了了好几年的《三体》此次的获奖也算的上是对中国科幻作品的鼓励。

  近日因为获奖的原因《三体》再一次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同时《三体》也将以电影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三体》是由游族影业与阿里影业共同出品的,这部科幻电影将由张番番执导,刘慈欣担任监制,冯绍峰、张静初、唐嫣、杜淳、张翰等新近实力演员共同演绎。

  《三体》是一部科幻小说,且《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在中国的销售量总计已超过100万册,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最热销的科幻小说。但是相对于发达的美国科幻小说而言,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就如刘慈欣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说的:“世界上科幻文学比较发达是在美国。相比来说,我们还在初级阶段,一方面,文学的成熟度不如他们,他们搞这个将近一个世纪了。另一方面,差异是在受众群体市场,我们的读者人数、销售量、作家人数,跟美国都差很远,大概是美国十分之一的水平。

  但是,毋庸置疑《三体》的得奖让世界、让美国的科幻界、世界的科幻界知道中国也有人在创作科幻文学,至少也能够被美国读者欣赏。严峰老师非常严肃地评价大刘(刘慈欣),说“他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电影公司选择将《三体》拍成电影也正是《三体》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体》所拥有的庞大粉丝群体,使得科幻小说一度成为现象文化。因此,选择这样一部声、名具有的小说改编电影是上上之选。

  纵观中国的科幻电影,能让人想的起来的几乎没有。除了前几年周星驰以夸张搞笑手法戏谑拍摄的一部《长江七号》勉强算是科幻电影之外,还有就是最早期的《霹雳贝贝》等。然而,这些电影却未能产生什么影响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尹传红认为,“相对其他题材的电影,科幻电影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知识容量大,特技镜头多,视觉效果好。这使得科幻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能帮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增长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拓展科学思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的科幻电影起步较晚,影响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幻电影除了重要的题材和内容外,拍摄技术则是重中之重。由于技术上的制约,中国电影界很难拍出好莱坞大片如《环太平洋》《侏罗纪世界》《蜘蛛侠》《钢铁侠》那样高技术含量的震撼镜头。因此,技术难关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掣肘之处。

  而此次已经杀青的《三体》投资两亿元并邀请曾制作过《阿凡达》、《哈利·波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巨作的国际顶级特效团队VHQ,全权负责本片后期,可以说是创下国产片特效制作资金之最,丝毫不吝惜成本。

  作为《三体》粉丝的一员我和所有粉丝一样“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这样耀眼的制作团队以及一掷千金的态度,到底能否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