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零预算”奇迹还是奇葩
近日,云南省招标采购局在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上公布的“三公”经费引发关注:2012年该局“三公”经费仅为2700元,今年的预算则为0。在其他部门的“三公”经费动辄几十万元、数百万元的情况下,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的零“三公”经费无疑显得有些“扎眼”,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这样的数字是否可信?
三公经费已成为全国纳税人无法承受的负担,以至于看到三公经费就会形成“人人喊打”的架势。按理说,好容易看到一个2700元的三公支出和0预算的“奇迹”,应该“可喜可贺”才对。但是,对于这家厅级部门而言,2700元的三公支出和0预算是不是完全正常呢?
对于三公经费,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三公经费,毕竟还有个“公”字,正常的公务支出就不能缺少——每一个单位,都应该有一定的合理的三公经费预算存在。在三公消费成为一个筐的当下,广大纳税人当然希望所有政府部门的三公预算是越少越好。但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三公预算都不可能归为零。一旦三公经费少到一个限定额度,我们就有必须问一问,没有经费,你们这一个偌大的单位是如何完成正常运转的?
从字面上看,云南省招标采购局2012年的这2700元的决算,根本不足以支撑一辆小排量公务用车的日常开支。至于2013年全年的0预算,也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谈”。
因此,广大网友也便有了以下两条可以质疑的理由。一是,这是不是数字游戏?无论是方方面面的统计数字,还是各年的预算和结算,在监督体制不严的情况下,都会成为潜规则大行其道的空间。
二是,是不是有其他人或单位买了单?招标采购局,手握当地政府所有的采购权,是实实在在的实权部门。难免一些中间商也包括一些直接的生产厂家,都会努力向其“靠拢”。
因此,有必要看看这三公零预算“奇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奇葩”,此举既是帮公众释疑,也是为该局正名。王传涛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