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解读“大学政要排行榜”
依据中国校友会网近日编制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为2014中国大学杰出政要校友榜第一名。(3月31日《京华时报》)
与此前“富豪”大学排行榜一样,这个冠以“政要”的排行榜,恐怕同样很容易招惹争议、质疑。如质疑大学校格的沉沦不彰,与权贵走得太近,甚至是“攀龙附凤”;质疑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就大学教育本身而言,这些批评质疑当然并非没有道理和依据。但具体到上述“大学政要排行榜”,如果简单地将之作为佐证这些质疑的依据,又并没有太大必要,明显存在某种“过度解读”嫌疑。
针对“大学政要排行榜”,或许应该澄清这样一个事实:与“科学家、学者”等学术性人才一样,“富豪”和“政要”其实同样也是人才,同样是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并能作出巨大社会贡献的重要人才。比如,牛顿、爱因斯坦是人才,谁能又说比尔·盖茨、乔布斯,华盛顿、林肯不是人才呢?依据这种更全面的“人才观”,大学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同时,也培养“富豪、政要”等类型人才,显然并没有什么不正常,既不足为奇、也无可厚非。
此外,还应意识到,正如一所大学培养了多少“富豪”,与大学本身的财富状况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一样,一所大学具体培养了多少“政要”、拥有多少“杰出政要校友”,与这所大学本身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绝对必然的因果对应关系。
诚然,在目前中国教育管理体制下,中国大学确实长期存在教育行政化等有悖教育发展规律的问题,而这种教育体制问题,也确实是导致“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一个重要根源。但这种教育行政化问题,归根到底,其实主要也并非大学自身的问题,而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的问题。要想根本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当然也还在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而不是包括北大在内的大学本身就能解决的,更不是通过简单解读“大学政要排行榜”就能找到答案的。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