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政协委员队伍“入口关”
●戚菊荣
当前,基层政协委员作用发挥上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清、积极性不高、能力不强的种种现象。有的委员长期不参加政协的会议、视察和调研活动,几年不交一份提案,不报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有的委员平常忙于具体业务工作,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当政协委员是“组织安排”的兼职工作,缺乏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履职热情和内在动力;有些委员只热衷当“挂名”委员,不愿做政协的具体工作,甚至打着政协委员的牌子,为个人谋利。
造成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原因与政协委员队伍的“入口关”把的不严有密切关系。眼下,基层政协换届工作在即,把好政协委员的“入口关”非常重要。
要把好“政治关”。政治上的先进性是推荐政协委员人选的首要条件。政协委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政协委员遴选的过程中,政协组织要会同本级党委组织和统战部门,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真正把具有强烈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热心人民政协事业、具有较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的各界别的代表人士吸收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
要把好“能力关”。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有了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才能保证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质量。要注重政协委员人选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尤其要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政协委员遴选的重要标准。包括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参政议政的愿望和热情,乐于奉献社会的爱心,敢于说真话和艰苦朴实、深究细研的工作作风。
要把好“结构关”。政协委员结构上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代表性要强、覆盖面要广、比例要合理。要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平衡、合理搭配、形成整体的原则,对政协委员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优化。适当增加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人选比例,特别是来自工、农业生产一线的政协委员人选的比例。适当保留老委员的比例,以保持政协委员队伍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政协工作的连续性,使政协委员的结构更趋合理。真正拓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弱势群体、新兴阶层的利益诉求都能够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得到有效表达。要把好“程序关”。增加政协委员人选产生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公开宣传报道。要依据《政协章程》,逐步细化和公开政协委员的标准,按照本人申请、自愿参加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真正把那些热爱政协工作、善于建言献策的各界别的代表人士吸纳到政协委员队伍中来。按照调查摸底、确定方案、提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法步骤,在摸清界别设置需求、委员名额增减和分配的基础上,酝酿产生和调整政协委员人选。最后要公示审议情况和遴选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作者单位:德安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