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中医不是伪科学

09.01.2014  19:37

  回应质疑,把脉中医,专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中医怎样赢得更多信任(深阅读·关注中医发展(四))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在争议中备受关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中医药未来如何更好发展、服务百姓?近日,记者专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中医不是伪科学,有人借中医行骗,伤害了中医

  问:近年来发生了很多跟中医药有关的事件,比如中药材掺假、各种“民间大师”借中医行骗等。为何如今争议总是伴随着中医?

  答:对中医的认识,需要从更深、更广、更远的视野来看待。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要把中医从医疗体系中剔除出去。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捍卫中医。我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前几年的张悟本事件说明,中医市场需求很大,但一些人借中医行骗,伤害了中医。

  其实,近年来,群众对中医的关注度是增加的。据中医药民众认知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90%的民众表示会关注中医药信息的传播,53%的民众生病后愿意首选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更多老百姓希望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这种健康观念的转变,是强调健康养生的中医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中医药的发展要顺势而为,更多地服务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问:中医药养生节目热播,观众多是中老年人。很多年轻人并不信任中医药,如何提高中医药的接受度?

  答:中医药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近百年来,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得少了,对中医药的历史和作用缺乏认识。殊不知,伴随着药源性、医源性疾病大量出现,对于生活方式疾病,现代医学也面临挑战。而中医作为整体医学,不仅治疾病,也治未病,拥有独特优势。

  要让年轻人信任中医药,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将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进入教育体系。让年轻人从文化的角度自小正确认识中医药,培养对中医的感情,并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疗效,逐步增强信任感。

  提高中医药接受度,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使中医药的疗效更明显、使用更便捷,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断研发、推出满足老百姓需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类中医药产品,推动中医健康服务进入家庭。例如,已有人尝试利用中医理论研制的仪器,类似高清摄像头,很方便地采集舌苔数据,结合中医理论经计算机分析后给予健康提示。这对于提高中医的接受度非常有益。

  中医培养要遵循自身规律,让更多人把中医作为毕生追求

  问:对中医不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百姓找不到好中医。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上,您认为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医临床治病有疗效,要靠人才培养——对中医有深邃理解、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厚感情、对诊疗有精湛技艺的中医医生。但现在,中医教育走势与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有差距。

  第一,院校教育还没有很好解决培养“铁杆中医”问题。目前国内有20多所中医药高校,但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培养人才方面还不够,很多人考上中医院校但把中医作为毕生追求的很少。

  第二,成为好中医、名中医的门槛高。成为好中医需要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有悟性、善思辨、医德好,是较长的过程。

  第三,中医的地位、收入与职业贡献不太相符。尤其中医收费偏低,中医号脉、开方、抓药,其劳务价值与实际收入并不相称。很多基层中医医院连医生都养不起,导致中医西化、中医特色诊疗萎缩,中医的声誉与疗效因此受到影响。

  问:有观点称,中医发展要走精英之路。您怎么看?

  答:中国中医药发展必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能简单说走高端或走低端,两个方面应协同发展。我认为,中医药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中医药服务应着眼于基层,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

  现实情况是,基层中医服务人才短缺,而有一技之长的乡村医生却不能通过执业医师的考核。对于民间中医,我们将对确有一技之长的中医生进行考核,合格的颁发相应的执业证书,允许其在乡村从事中医专业服务。目前,四川等省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试点。

   防止“中医毁在中药上”,要全流程监管,保证中药材供应与质量

  问:去年以来,中药材被曝光过农药超标、掺假等问题。中药材质量如何保障呢?

  答:现在很多老中医说,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深思熟虑的药方,却因为中药材达不到应有品质,药方起不到疗效。提升中药材质量,多方面的管理要提升。

  首先要保证中药的质量,特别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应加强统筹管理。有专家建议成立中药材专卖机构,从种植、采集、收购到加工,整个过程统筹起来。专营后,国家就可以调控价格,同时又能够保证药农等各方积极性。

  其次要重视中药材供应的问题。要在首先保证国内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出口中药材。境外90%以上的中药材都来自中国大陆。而地道中药材与稀土资源一样,也是稀缺战略资源,应依法合理调控。

  中药产业前景很好,国家层面要重视中药产业发展。中医的独特优势,已被国外认可。我们更要抓紧研究,发挥自身的优势。

   振兴中医药,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整体规划,完善机制和政策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您认为如何落实?

  答:真正把“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落到实处,对中医药系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要在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按照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战略研究,做好统筹规划,实现协同推进。

  要在完善政策机制上下功夫。要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管理的政策,如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管理政策等;要着力建立健全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与利用的政策,如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中医药服务财政补贴制度,在医保结算制度中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打包付费”政策等;要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筹资政策,如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政策,完善社会资本办中医的优惠政策等;要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如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完善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等;要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等。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