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劲吹"年轻风暴":市场化给力新科技助力
“我22岁才拿世界冠军,算老的了。”昨天,第15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研究室里,本届农心杯中国队主帅、世界冠军时越九段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却蕴含着深意。
时间倒推几年,二三十岁的棋手能登上世界围棋之巅就相当了不得了。但如今,二十岁不到的“95后”也开始陆续称霸世界。去年世界围棋6大赛事,6位中国年轻棋手包揽全部冠军,中国围棋掀起的这场“年轻风暴”让世界刮目相看。
从2011年开始,中国围棋队连续举办三届跨年龄段的围棋争霸赛。“第一年,我们组成70后、80后、90后三支队伍,结果90后获胜。第二年,又是90后赢了。去年,我们把90后分成两组,一组95前,一组95后,没想到最终95后更胜一筹。”中国围棋队领队华学明说。
道场多了
从少体校、体工队到国家队,从区里、市里、省里,到北京……这是中国围棋界培养棋手的一套老套路。不过,这套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市场化,改变了新一代围棋少年的成才之路。”中国围棋队教练俞斌九段肯定地说。
俞斌口中的“市场化”指的是“围棋道场”的出现。毕竟,传统模式下,省队和国家队人数有严格限制,但在北京等地设立的“围棋道场”,有聂卫平、马晓春等名家指导,国家队队员也会去道场讲课,更多有天赋的围棋少年通过道场,接触到超一流的围棋国手,水平提高迅速。
票子厚了
目前,我国1998年以后出生的棋手中有职业段位的33人,远超过韩国和日本。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年轻棋手的整体水平要高于韩国和日本。在华学明领队眼里,围甲联赛的出现是围棋新锐冒尖的助推器。“现在,围甲联赛几支队伍中都有1998年出生的,今年只有16岁,他们中有的已进入世界前八的行列。”
“有了围甲联赛,棋手一年能够拿到二三十万元工资,家长也愿意让孩子来下棋。”华学明领队还介绍,学棋的孩子多了,教棋的老师月收入也可以达到一两万,教棋的动力更大。现在围棋界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围棋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有了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围棋世界。在俞斌教练印象里,前些年国家队的棋手两天才下完一盘棋,可现在的情形是,年轻棋手在国家队一天下两盘棋。此外,他们回到房间还要到网上去对战四五盘。熟能生巧,让他们的棋力进步飞快。
去年,时越在开年的第一项世界大赛LG杯上夺冠,至此掀起中国棋手的夺冠狂潮。“现在,网络上高手很多,对年轻人水平提高帮助不小。”时越说,科技发展很快,以前看棋谱要等上很久,现在比赛结束马上就能看到棋谱,为研究提供方便。用功的年轻棋手,一天会花10个小时研究围棋,“见多识广”,比赛时反应速度也快,水平提高迅速。
微信来了
近些年,中国围棋队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定一套内部积分法则。国家队任何一名队员心里都清楚,只要积分达到要求,就可以参加相应的世界大赛。这样的机制,让中国围棋队成了一个奋斗的集体。
现在,中国围棋队有两个微信群,其中一个专门用来研究围棋。“国家队的棋手都在这个微信群里,哪场比赛棋手有疑惑,马上可以把问题发到群里,集思广益,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到了国际大赛,队友还会给参赛选手当陪练,没有一个推脱的,日韩棋手就很难做到。除此之外,国家队还会针对某一位棋手进行专题研讨,帮助这名棋手提高。
本报记者钟喆张建东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