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日财长对话传达出关系触底反弹重要信号
中日财长对话传递什么信号
6月6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来华与中国财长楼继伟举行第五次中日财长对话,围绕中日经济、中日双边财政合作以及中日国际合作三大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迟来的对话是停摆2年多的两国政府间高级别对话机制的重启,意义远超财经层面,反映了两国高层作出缓和中日关系的政治决断, 传达出两国关系正在触底反弹的重要信号。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关系近3年来跌到了历史低谷,还数度几乎滑到对抗边缘。2014年11月,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实现了习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的第一次会晤,拉开了两国关系止跌回升的序幕。此后两国关系开始转暖。今年1月,双方就早日开通两军联络热线机制达成一致,还举行了中断近3年的“中日海洋事务高级磋商第三轮磋商会”,并取得预期效果。4月下旬,习主席与安倍举行第二次会晤,加深了相互了解。5月23日,习主席出席在京举行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缓和和改善中日关系提出了指导原则。这次两国财长对话机制的恢复, 就是双方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会晤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上述背景下,今年双方在落实四点原则共识、磋商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和经贸领域的合作等问题上可望取得进展。可以说,现在中日关系正在走出谷底,且出现回升势头。
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一旦为邻国,终古不变。与邻国尤其是毗邻大国真诚友好,攸关一个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是其国家根本利益所在。中日双方之所以致力于修好双边关系,正是出于各自根本与全局利益的需要。仅从发展大局看,两国经济高度互补,建立了极其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以贸易为例,2014年两国贸易额为3124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1%,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5%,日本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23%,中国对日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5%。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对象国,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外资来源国。可见双方相互依存之深,日本经济对华依赖则更大。受中日关系恶化影响,近3年两国相互贸易和投资连续下降,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日本经济更陷衰退,两国更添谋求改善关系、走出“政冷经冷”现象的迫切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关系此次逆变之厉、持续时间之长为多年来所仅见。这是由日方严重不端行为引发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双方要实现真正和解,恢复到钓鱼岛事件发生前战略互惠关系常态,日方应在妨碍两国关系的四个问题上改变立场或认知:一是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再固执其系日本“固有领土”,“没有谈判余地”的主张,承认与中方存在争议,愿意通过和谈达成最终解决;二是纠正错误史观,不再曲解与美化侵略历史,并在承认侵略与殖民历史的基础上,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道歉谢罪;三是承认与尊重战后国际秩序安排,停止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实质性修改“和平宪法”的行动,以确保日本继续走和平道路;四是在亚洲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端正自我角色定位,不再追求对亚洲的“领导地位”或主导权,并正确认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克服对华所抱的“瑜亮情结”,停止鼓吹“中国威胁论”,同中国一起共同致力于促进两国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然而安倍内阁右翼色彩浓重,不大可能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幡然改途,在内外压力下,至多其既有立场有所松动或缓解,这决定了中日关系改善不会一帆风顺。但日方在这些原则问题上端正态度和立场,是中日重建友谊,做好邻居、好伙伴,世代友好、永享和平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日本最大利益所在。它越早这样做,对双方就越有利。
(尹承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