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规范举债融资引进民资 “一带一路”快马加鞭

26.01.2015  15:08
原标题:多地规范举债融资引进民资 "一带一路"快马加鞭

年初以来,多地陆续召开地方财政工作会和地方两会。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尽管大部分省市新一年财政收支预算仍在制定中,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预期放缓的情况下,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和服务建设已成为各地2015年财政工作计划“标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很多省区市的财税政策重点突出,多数地区较重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国企改革,有些地区准备制定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培养新经济增长点;同时,PPP模式受到地方高度重视,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机会有望增多。

疏堵结合防控债务风险

一面是地方债偿债高峰未过,一面是新的投融资需求不断跟进。从目前已经召开财政工作会的省市来看,对地方债疏堵结合、防范债务风险已成为许多省市的“重点关注对象”。

新疆财政工作会指出,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严格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工作机制,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此外,陕西、福建、江苏、广东等地也提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不少省市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出台地方债务管理意见。甘肃省《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就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可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甘肃省财政工作会就此部署,甘肃将赋予各级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除了管好地方债防控债务风险,利用PPP应对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压力也纳入不少地方的计划。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陈燕华表示,对社会资本而言,PPP的兴起为传统建筑行业提供了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升级、转型的契机,特别是为这些实业企业和金融资本的对接、搭建更大的合作平台提供了机会。PPP项目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年,往往更符合那些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金融资本的风险偏好,如保险资金等。

新疆明确指出,要清理规范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补贴,将财政投入的重点转移到营造发展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上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潜力。黑龙江、江西等地也提出,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有效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项目官员肖光睿指出,目前多数地方政府运营PPP项目的经验并不充足,而在项目准备阶段往往无法落实足够的资金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且前期的投入有因项目失败而打水漂的风险。他提醒,当下部分地方出现了“为PPP而PPP”的现象,前期论证简单或者连基本的交易结构设计也没有,便直接将原有项目改头换面而成,这种项目如果盲目地一哄而上,必然会导致合同无法履约的隐患。

一带一路”建设快马加鞭

国家做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以来,各相关省市纷纷跟进出台地方政策,并在今年做出部署,推进实质建设。

新疆财政工作会指出,要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制定出台特殊的财税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让丝路产业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的重庆,将积极“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重庆市在2014年底宣布,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至2020年,重庆预计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1.2万亿元,着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内陆开放高地、新兴产业高地、国家中心城市,打造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近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活跃经济,助力中国解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广大中西部地区都有望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受益。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宁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西藏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认为,地方政府要抓住“一路一带”的历史机遇,转化落后产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大力气通盘考虑具体的政策实施。有分析指出,各地在融入“一带一路”构想的过程中,务必要找准自身与“一带一路”的契合点,并根据自身产业进行布局,在“一带一路”实现过程中,以主线发展带动支线发展,找到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出台政策推进国企改革

在财政收入增速预期下调、支出有保有压的基调下,各地仍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根据河北省财政预算草案,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4402.8亿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6亿元,包括交通建设81亿元。按照预算设定的目标,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规划里程突破7700公里。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房地产行业很可能还有一到两年的调整期,中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调,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基础设施将成为重要支撑。对市场而言,PPP模式正在被地方逐渐重视,社会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机会将大大加强。

此外,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还将国企改革列为2015年工作重点。1月7日召开的河北两会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狠抓改革攻坚”。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18日重庆两会上表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14年重庆市国资国企改革项目签约逾千亿元,成为改革进度最快的省市之一。浙江省也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国有资产整合,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份,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其中近半省份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时间表和目标。业内人士指出,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特点是发展混合所有制,2015年是改革深化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头戏。国企改革也将是A股贯穿全年的重要投资主题之一。

自贸区建设紧锣密鼓

□本报记者 赵静扬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自贸区建设进展仍是市场关注重点,尽管当前广东等地自贸区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但相关地区已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相应工作,自贸区建设将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积极建设自贸区

福建省商务工作视频会议21日召开,副省长郑晓松表示,2015年全省商务工作要重点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各园区实施方案,落实重点试验项目;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载体,办好各类经贸活动,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关检税港贸合作,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完善进口促进政策,稳定外贸增长;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内贸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商务新增长点;探索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产业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提升资本吸引力。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包括平潭、福州、厦门三个片区,其中平潭片区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分为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旅游商贸休闲区等三个功能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自贸区的作用在于要把企业带出去,把过剩产能带向国际市场,最大机会就是走出去的机会。他认为,2015年自贸区最大的看点在于金融,而在台海优势明显的福建自贸区,如何打造两岸资本融合是重头戏。

第二批获批的广东、福建、天津以及扩容后的上海自贸区,都体现为“一区多园”的特点。1月19日,广东自贸区管理办法开始在广东法制办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广东首次全面公开“一区多园”的管理协调机制。方案提出,广东省将成立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同时各个片区成立相应管理机构。这些片区管理机构虽为所在市政府派出机构,却可行使省一级管理权限。除了“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外,方案在投资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借鉴了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商事登记“先照后证”,以及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境外投资备案制等改革措施。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介绍,广东自贸区预计2月26日或28日挂牌。而在21日广东省召开的2015年金融管理工作会议上也明确,加快推动广东自贸区的建设是2015年广东金融工作的第一任务。

实现差异化发展

各地区均提出要结合地方优势特点,实现自贸区差异化发展。以天津市为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近期透露,由于京津冀三地发展差异显著,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成为天津自贸区的一大使命。相关人士表示,天津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区,其中金融租赁是发展的一个重点。截至2014年9月末,天津金融租赁法人机构267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过4000亿。

而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目前上海正在按照批示丰富自贸区的方案。现在要在“更多”上下工夫,不能停留在第一年的制度创新,今年的自贸区扩区和辐射可能要增加新的改革措施和内容。

上海自贸区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20.72平方公里,新加入的是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三大片区。简大年表示,对于上海自贸区下一步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把自贸区制度创新与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自贸区的区域拓展与经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近100平方公里的扩区范围,与浦东近1100平方公里的辐射范围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将落实开放措施与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区域经济基建投资提速

□本报记者 李香才

截至目前,河北、宁夏、新疆、西藏、浙江、北京等地两会陆续召开。中国证券报梳理这些地方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河北和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方面做足了文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成为多地关注焦点。

京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将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配合国家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组织编制河北省与京津协同发展规划方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开展试点示范等重大问题研究。

河北提出,推动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享、产业对接协作。创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保定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环首都国家级高新区为支点、创新型城市为单元,整体打包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京津共同建设一批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园区和创新服务平台,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被列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主要任务之一。北京市提出,制定实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对接协作年度任务项目清单,推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一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北京还提出,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尽快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一般制造业,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扩建制造业。加快疏解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他区域性批发市场逐步制定调整疏解计划。积极推动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向外转移和疏解,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和人员交流,探索共建大学新区、研发新区、创业园区和职教园区;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的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鼓励有实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周边地区建设养老服务基地,提高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将是京津冀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时间窗口,相关重要政策有望公布。随着政策的公布,以及地方政府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有望提速。

重大基建项目受重视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也被写进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省提出,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时机,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市管网、农业农村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抓好石济客专、京衡客专、荣乌高速保定段、承德机场等交通项目,推进秦皇岛西港搬迁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建设。

重庆市则提出,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铁路、高速公路、空港、水港、信息港等对外通道,强化都市区中心枢纽功能。新疆提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新疆将全力抓好290项、计划投资3000多亿元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项目建设。

此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也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河北省提出,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省级从产业支持资金中拿出25亿元,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放大投资规模,引导投资向科技含量高、绿色循环低碳、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倾斜。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浙江省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把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作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