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平:期待珠算能早日回归课堂

05.12.2013  18:59

  昨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12月4日新京报)

  在80年代年末,我进中专学校学习的第一课就是珠算,在那个年代,电子计算机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因此,掌握珠算,也是一个合格的会计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可再复制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能否有意识、有信心和有能力传承自身的文明,打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关键时候,如何继承和发扬自身的文明传统一直都是一项重要课题。

  无独有偶,从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来看,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延续做得比我们还要多、还要全、还要细。比如:在日本民间,每年8月8日都会隆重举行“算盘节”游行活动。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觉得自愧弗如吗?

  实际上,中国能否产生健康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相当关键。因为,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伴随着对本国文明传统的不断确认和自我认定,而并非全盘否定。可以说,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走过来的,今天,我们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需要重新加强对中华文明的器重,传承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

  曾记得1972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南大厅接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时说:“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

  所以,我们更不能盲目崇拜先进的电子技术,丢弃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国粹,事实上,无形的文化遗产比有形的文物遗址等更难保护,而对后者的保护本身也是为保护无形之物,即保护整个文明本身,从这个意义上看,诸如珠算、民间手工艺品、节日、民歌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确实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到文明复兴问题。让珠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期待珠算申遗成功能早日回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