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高温救助”是城市文明的延伸
7月,杭州市民政局启动了流浪救助人员应急避暑救助机制,开放了48个临时避暑点。不仅是空调房,还准备了水和干粮,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在此暂时歇脚。杭州市救助站每天派人上街巡逻,帮扶流浪乞讨人。本月一共救助了375人,购票返乡219人,护送返乡31人。(7月26日《钱江晚报》)
这个夏天相比往年,高温天气范围大且持续时间长,这种背景下,防暑降温是极其重要的民生工作。在烈日的炙烤下,很多城市都行动了起来,为户外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防暑措施,比如图书馆、地铁等公共场所成为了具有一定容量的纳凉场所,很多商家和市民纷纷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送上清凉,不少建设单位也因高温预警而停止了户外施工,这些都是人性化的体现,值得点赞。而杭州市将应急避暑救助机制惠及流浪人员,则更加体现出了城市的包容与文明。
从报道来看,杭州市设立了48个临时避暑点,其中不仅有空调、水和干粮,还配备了一些基本的避暑药物。在流浪人员的救助上,能做到如此细致,的确是不容易的。这首先体现出了城市职能部门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身份的转变。平心而论,在流浪人员的救助问题上,以前一些城市做得并不好,以往流浪人员救助常常和驱赶、驱离等词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采取驱赶的方式对待城市流浪人员,是为了面子工程,完全没有顾及流浪者的感受,实际上是将问题隐藏了起来,还可能使得流浪人员的处境更加困窘。
杭州市的做法值得称赞的地方还在于,它体现出了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对城市流浪人员进行更为友好的救助。这个七月,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不少城市的气温持续多日超过40℃,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困难人员长期暴露在户外,这些人员极有可能中暑甚至患热射病而危及生命,那么,政府职能部门及时进行应急避暑救助就是必需的。当然,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援手也不可或缺,但政府部门的带头作用和兜底作用显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为流浪者提供一处避暑清凉之地体现的更是城市文明的延伸。高楼大厦、光鲜亮丽、车水马龙是城市的特点,但说到底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在快速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记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能为他们的生存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才是真正具有内涵的城市文明,才能称得上以人为本。
杭州为流浪者开放48个临时避暑点的举措,无疑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更重要的是,应把这种从服务视角出发的,细致而人性化的救助方式,转化成长效的救助机制,因为不仅是高温天需要救助机制,也不仅是流浪人员需要救助机制,“高温救助”实际上是一项具有兜底性质的公共服务,它体现出的政策善意应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文/寇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