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三农微观察:短板为何更短了
2014年金融机构投向“三农”领域的贷款在余额增长的同时,增速和增量却有所下降,农村金融这一“短板”亟待补齐
上周,央行发布《2014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其中披露的涉农贷款数据让人有喜有忧。
喜的是,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4 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农户贷款余额5.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农业贷款余额3.4 万亿元,同比增长9.7%。应当说,“三农”各项贷款余额的增长受益于金融机构加大了金融服务的力度,而金融机构愿意“出手”则得益于去年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的金融支农政策:两次向承担小微企业及“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延长涉农贷款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并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农户小额贷款限额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
忧的是,在贷款余额增长的同时,贷款增速和增量却有所下降。比如,农村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45万亿元,同比少增4408 亿元;农业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低1.9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065 亿元,同比少增422 亿元。对照监管部门关于确保涉农信贷持续增长的要求,农村金融这一“短板”变得更短了。原因何在?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村信用环境尚不完善,农村合格的承贷主体不足等原因,客观上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金融机构开展“三农”业务顾虑大于动力。尤其是去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涉农企业和农户抗风险能力又低,在某些农业大省,商业银行的“三农”贷款逾期及坏账压力高企,有的地方涉农贷款不良率甚至达到6%或7%,远高于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率水平。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硬约束令其在农村金融领域难以大胆向前。
“三农”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在农业投融资体制亟待创新的背景下,金融支农迫切需要加强。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也会更加旺盛。适应新需求,农村金融这一“短板” 必须尽快补齐。
政策层面,针对农村合格的承贷主体不足、农村金融环境有待改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仍乏动力等问题,需尽快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融资等相关改革,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机构层面,服务“三农”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涉农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多年来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未来应继续在增加信贷投放、探索服务新模式、研发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新产品等方面加大力度。适应“三农”贷款数额小、数量多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会成为支农领域的新生力量,未来应鼓励他们向“三农”提供更加规范的金融服务。眼下看,虽然互联网金融整体体量还小,在农村的市场份额也小。但是,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以及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方面的能力,将是对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