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校园音乐怎样“破局”

30.10.2015  13:42
原标题:人民日报:校园音乐怎样“破局

漫画

徐鹏飞

校园音乐发展水平取决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水平,而音乐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校园民歌,到90年代的内地校园民谣,年轻人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和无限的生命活力,引领着音乐潮流,让校园几乎成了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台湾的李宗盛、罗大佑,还是内地的刘欢、高晓松,他们都是从校园时代就投身音乐,并在后来成为流行乐坛的重要人物的。而以齐豫、叶佳修等的创作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式的歌曲,也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一股重要力量。

而现在重提校园音乐,不得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大约十几年前,有人提出举办“校园民谣十周年”一类的纪念活动,响应者寥寥。大家都明白,这无非是一次小范围的怀旧营销策划,很难形成气候,更不用说能诞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或者引领新的音乐潮流了。

校园音乐真的失去创造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当下为什么很难出现能够形成较大影响的校园音乐呢?我认为这与互联网时代的泛信息化有很大关系。

互联网让人们认识世界、接触世界变得空前便利,隐患也不少。一方面,年轻人欣赏音乐的渠道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市场已经为他们做了一层筛选,而这种筛选大多基于市场销量,同质化现象明显,不一定代表着作品的品质。真正有特色的创作往往被排挤为小众。相对于音乐专业人员,学生本身就缺乏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鉴别和创作就很容易被影响诱导堕入流俗的层面。

近年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的校园音乐原创,大多是复制线上的音乐形态的较低级模仿。新一代的校园音乐应该如何定位?谁会是下一个高晓松?他的音乐会是什么样的风格?内容上会有怎样的创新?我想,不仅是像我这样的音乐工作者会思考这些问题,年轻人更应该好好地思考用怎样的创造力去写出更好的校园音乐。毕竟年轻人是创造者,也是受众。他们知道同龄人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处在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华,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挖掘,鼓励个性鲜明的美学追求,唱出丰富的心声,就会逐渐改善校园音乐乏善可陈的现状。

说到底,校园音乐发展水平取决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水平,而音乐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亟待打好。我们知道,在很多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音乐如同语言,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但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由于音乐课程不在高考范畴,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非音乐类高校又很少有专门的音乐研修课,这就让许多学生终生与音乐无缘。同时,社会教育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互联网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在不可能把学生关进“象牙塔”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让网络为我所用。我们可以建立从线上到线下的校园音乐平台,解决大家听音乐、学音乐、做音乐的问题。比如线上专门建立高品质的校园音乐网站和APP,请音乐老师或者艺术家上传一些基本的音乐课程,通过互联网将音乐名家请到身边,为学生补上基本的乐理知识,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类型,而不仅仅是“网络神曲”和“流行口水歌”。另外,也可以在网站开辟板块,让学生把自己的原创音乐上传到网络,让不同地区的青年音乐爱好者交流和切磋,并得到专业音乐人的指点。这样的线上交流还可以延续至线下,比如举办校园音乐创作比赛,让有兴趣的参与者了解什么是真正好的校园音乐,帮助那些有志向、有才华的学生尽快成才,让校园音乐获得生机和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30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