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法治护航民族复兴

30.08.2018  09:37

  用法治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用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的保护,增加规定居住权,强化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日前,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民事立法中的一件大事。法治建设的铿锵步履,呼应着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的总体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与改革两轮驱动、比翼齐飞,“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宏观层面,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路线图;中观层面,民法总则等20余件法律颁布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法治政府建设步履坚实,锚定“以良法促善治”的目标;微观层面,落实法官员额制度、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沿着既定道路蹄疾步稳、扎实推进,不断深化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把握,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5年多的砥砺前行,为新起点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开辟了更大空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进入攻坚期,如何推动司法制度改革涉险滩、闯难关?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法治建设如何跟上发展的脚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求我们砥砺攻坚克难的信心、增强闯关夺隘的勇气、凝聚改革发展的智慧,用法治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用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个背景下,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可谓正当其时、正当其势。

  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谋划全局问题,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定位于“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既要破解当下突出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顶层设计上”,目的就是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工程,统筹谋划、把握重点、整体推动。纵观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10个坚持、1个明确”,部署今年工作的7个要点,总体设计科学、改革方向清晰、路径规划明确,将有力促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推进的新阶段。

  从4年前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到如今成立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一以贯之,这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最鲜明的特征。近几年,全面依法治国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不断取得突破,归根结底在于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一方面要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建设不偏航、不迷路,另一方面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让党的领导行进在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上。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是为了立足长远,为民族复兴筹、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可期,民族复兴将在法治护航下阔步向前。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