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扮靓新家园

12.07.2015  10:31

一幢幢干净明亮的农家小院绿荫掩映,一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环村而绕,清澈的池塘,清新的空气……一幅秀美的乡村图景。

这里是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福城村舍背村小组,就在一年前,还是一个房屋杂乱、道路泥泞、垃圾遍地的“脏乱村”。“这都是清洁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洋湖乡党委书记甘凤生说,去年6月份以来,洋湖乡在127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通过开展陈年垃圾大清扫,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众人的事业需要众人参与,我们通过调动村民小组长、保洁员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大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提升文明素质,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甘凤生认为,洋湖乡清洁工程之所以能够立竿见影,关键是做到了以人为本。

担子上了肩,履职有动力,小组长当好环境“大管家

冬香,你家院子里有一堆纸屑,赶紧扫了倒掉啊。”晌午时分,舍背村村民小组长杨水平出门巡查时发现村民杨冬香院内有一堆未清扫的垃圾,立即上门提醒。“不好意思,刚刚家里来了客,还没来得及打扫。”听到招呼,杨冬香赶紧拿着扫帚把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倒入门口的塑料桶内。

舍背村有93户人家,284名村民。杨水平每天都要沿着村里的水泥巷道走一圈,看看路面和房前屋后是否干净。除了提醒各家各户自觉打扫门前卫生,他还肩负着组织劳力开展大清扫,督促保洁员和垃圾清运队履职,代收保洁员劳动报酬等工作职责。

杨水平说,在开展环境整治以前,由于部分村民环境意识淡薄,乱扔垃圾、乱倒脏水。2014年,舍背村多方筹资95万元修通了水泥路,拆除了杂乱建筑,并将两个零散养猪场进行了搬迁。“村里的陈年垃圾,足足用了三天才清理干净,光农用车就拉了五趟。”杨水平回忆说。

村容村貌有了改观,但如何管理又成为新的问题。“起初,乡里面通过保洁员来维护公共卫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有的保洁员对村民的‘小动作’视而不见,有的只负责清扫却疏忽了管理,往往是前脚刚打扫干净,身后又产生了新的垃圾。”甘凤生说。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洋湖乡决定将农村卫生监管列入村民小组长的工作职责,乡财政每年增加500元工资作为报酬。同时,将农村清洁工程列入村级年度考核范畴,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村民小组长、优秀保洁员、文明卫生户,激发他们履职尽责。

政府不仅出钱出力帮我们整顿环境,还给了我们荣誉和报酬,要是当不好这个卫生环境‘大管家’,怎么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今年,杨水平被评为农村清洁工程优秀村民小组长,戴上大红花,这让他感到很自豪。

投入有保障,管理做到位,“黄马甲”成了乡村“美容师

在荷园村龙家村小组,村道上每隔100米左右就有一对环卫桶,家家门口摆放着两个垃圾分类桶,一名身穿黄马甲的保洁员在文化广场来回走动做着清扫。

我每天都要到这里打扫两次,主要负责文化中心和巷道的卫生。”今年76岁的龙元生说,他是村里的老党员,由于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村里照顾他当了保洁员。除了打扫公共场所外,龙元生每天还要督促村民搞好门前卫生,进行垃圾分类,同时也接受村民小组长和农户的监督。“这个差事虽然有点苦,但还是比较划算。”龙元生说,村里每个月发给他290元工资,基本上可以补贴家用。

农村环境改善,关键要建立长效机制。洋湖乡投资260余万元在每个自然村设置了大型环卫桶和垃圾分类桶,配齐了垃圾清运车等保洁工具。通过村小组聘请、村委会管理的形式,聘请保洁员充当乡村“美容师”。

1名保洁员服务50户村民,每日进行垃圾清扫。保洁员工资根据服务对象多少,按每人每月缴1元,乡财政每人每月配套1元的标准发放。”选聘保洁员时,优先考虑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困难党员和低保户,不仅能让他们发挥余热,也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全乡156名保洁员,困难党员和低保对象占到了七成。”甘凤生介绍,“现在,我们所有的垃圾通过户分类入桶、村集中收集、乡清运压缩、市统一处理的操作流程,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如今的洋湖乡,村庄更靓了,环境更美了,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村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