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教数学”是不是笑话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笑话,将来真会有。据了解,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全科教师”进入小学后不仅能教语文、思想品德、当班主任,连数学也能一起“拿下”。目前,江苏已有小学起用“全科教师”,推行“包班制”模式。
看到“全科教师”这个概念,顿时觉得很厉害的样子。所谓“全科教师”,是指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又能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技能的老师。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百科全书”吗?很是怀疑,按照现行的培养模式,短短几年师范,能够培养出达标的“全科教师”吗?
进而再想,“竹外桃花三两枝”,固然不能普遍,培养一两个应该问题不大。可是,“全”的反义词有时是“浅”。除了像陈寅恪那样“教授中的教授”,多数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什么都学有可能什么都不深,什么都懂有可能什么都不精。就好比“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真要让体育老师教数学,也不是不可以(想想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数学确实是体育老师教的),只是术业有专攻,到底能够教出什么样的水平,也就天知地知了。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教育创新,都必然涉及教育评价问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是通过学生成绩标记的。即便小学阶段,学校内部,学校和学校之间,也会有一个横向比较。假使学校不公布成绩排名,家长们也会私下打听、比较。全科教育更多有着通识教育的意思,一个老师教几门,教师又不是“门神”,几人做到“门门通、门门精”?如果年终教育评价,这个老师能得高分吗?家长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创新吗?
按照教育专家的说法,“全科教师”有着想象不到的美,“导师既教语文、数学,又教生活,这样确保了导师能够长时间地陪伴学生,从而通过言教和身教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以及人格的塑造”。而且国内国外,都有先行先试。只是,任何一种教育创新,都离不开土壤的支持。当前应试教育体制,已经逐渐向小学甚至学前班延伸。面对考分等于命根的教育语境,即便有体育老师能教数学,可有施教操场?
由“全科教师”不禁想到了“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承担的是基础医疗功能,如果有“全科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到上级医院找专业医生。可万一“全科教师”搞砸了,家长们又能找谁?还有补救机会吗?即便这样,推广“全科医生”也是难乎其难,以此类推,“全科教师”又该如何扬帆起航?如果家长们可以选择,又有几个家长拿自己的孩子作为试验品,去牵手“全科教师”,愿意接受“全科教师”?
梦想总是很美,现实却很残酷。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全科教师”是一种教育创新。只是任何一种创新,都不免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当下有“全科教师”的空间吗?应试这个最大教育现实决定了,“全科教师”再美,也只能是一道点心,很难成为教育大菜。这也是我们想问的,“体育老师教数学”是个怎样的笑话?一方面,一些体育老师水平不够,教不了数学;另一方面,即便一些体育老师具备数学能力,家长们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