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标签化”的实际意义有多少?

28.05.2015  10:31

  微信中的她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不仅狂买奢侈品、晒旅游照片,还出手阔绰,经常发大额微信红包,是微友眼中的“白富美”;而现实中的她,初中辍学,无所事事,其在朋友圈中炫耀资本全是向微友“”来的。李某以虚假身份屡次向叶某骗取钱财。27日记者获悉,因涉嫌诈骗罪,李某被浙江省义乌市检察院批准逮捕。(5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当今社会,亲眼所见都未必真实,何况是在网络里呢。叶某的事件并非个案,用虚假身份骗取钱财的案例,可谓多矣!我们不妨谈些其他的。

  “白富美”、“高富帅”、“富二代”、“官二代”,这四个词语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它们给一部分人贴上了特殊的标签。然而,这样的“标签化”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要嫁就嫁高富帅,要娶就娶白富美”不胫而走,这样的标签化误导了民众。高富帅、白富美在财富与样貌上呈现了其优势所谓一面,于是民众开始盲目崇拜。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在你的面前放着两个苹果,一个是国产的,一个是进口的。很多人选择进口的苹果,但进口的就一定比国产的强吗?不一定,之所以选择进口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只看到进口苹果优势的一面,而不能全面看待。盲目崇拜贴上“高富帅”、“白富美”标签的人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然而,当李刚事件、李天一事件、郭美美事件发生后,民众对冠以富二代标签的群体充满着敌意,多数人躺着也中枪。在这趟错综复杂的浑水里,带头犯事的毕竟只是少数。何以因为一个坏了的果子,而砍断了一整棵果树。

  在盲目崇拜与充满敌意的交替发生下,民众对这个群体的感觉似乎不伦不类、既爱又恨。

  其实,我们眼中的“白富美”、“高富帅”、“富二代”、“官二代”,也是人,有其普通,甚至是不完善的一面。而标签化这一行为是要进行群体捆绑的,所以就会出现当某一事件的发生,民众诗性思维战胜理性思维,不自觉地要么爱个彻底,要么狠个痛快,而很少去将事情分解开,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看待现实。

  如此看来,标签化的实际意义可谓少矣!所以,去标签化有其落实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