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学校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26年平凡的教师岗位,26年不平凡的教育坚守,黄伟雄从一个年轻小伙,成长为一位宽容耐心的良师。读书育人于他来说,成为一种“享受”。
从新手到良师
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黄伟雄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表情和动作。课堂上大声呵斥不听讲的学生,会把犯错的学生叫到办公室罚站,会把作业完成得不好的学生的作业本当众撕烂……年轻气盛的他觉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事与愿违,几年下来,这样的做法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使学生对他产生了排斥、畏惧心理,而黄伟雄自己浑然不知。
有一次,黄伟雄刚下课,在讲台上整理教案、课本,正是上午第二节课,大多数学生都到操场上去准备做课间操了。他一抬头,看到坐第二排的小华低着头对着抽屉窸窸窣窣的不知在干什么,他一时兴起想逗逗他,轻轻地走到他旁边大喝一声“小华你在干什么?”。小华猛一抬头,一见是老师,吓得脸色大变,只听“咣”的一声,凳子翻了,一饭盒腌菜泼在地上,小华也一屁股坐在地上。见他吓成那样,黄伟雄感觉有点歉意,刚想安慰一下他,却见小华一骨碌爬起来,用手挡着头、眼泪汪汪、结结巴巴地说:“老师,别,别,我这就去做操……”边说边往外走,走了几步又不舍地回头看地上的腌菜……小华临走的眼神和眼泪,深深地刺痛了黄伟雄……他蹲下来,开始慢慢地清理好饭盒。
从此,黄伟雄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他慢慢学着宽容,学着理解。黄伟雄告诉记者:“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孩子们对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黄伟雄的改变很快引起来同学的关注,同学们也纷纷和他亲近起来。
视学生如己出
黄伟雄告诉记者:“我已经45岁了,班上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尤其乡下,留守儿童非常多,他们本身缺失父爱、母爱,更需要老师给予关怀。教书不能仅仅只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爱。
2011年毕业的卢文同学,就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加上家境贫困,孩子性格有点孤僻。几年间,他把这个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每周至少要谈心一次,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温暖。有一次晚自习后,卢文病了,他连忙送他去医院看病,直到深夜打好了点滴,再带卢文带回学校。每次,只要看到卢文的学习有点退步,他都要仔细过问,指导他一步一步提高。卢文的学习进步很快,由小升初的倒数几位,升到前100名。初中毕业后,卢文同学每年都要给他拜年。平常,还会给他发短信问候。
这样的留守儿童,学校还有不少,班上也还有不少。
希望女儿当老师
邹青和黄伟雄共事近20年,提到黄伟雄,她说道:“黄老师课堂上比较严肃,但教学质量非常高,所带班级的成绩年年拔尖。他非常关爱学生生活,不管哪个学生生病了,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都会守护在身旁。”谢本生是黄伟雄10年的老同事,他这样描述黄伟雄:“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不良嗜好,而且特别敬业,他是真正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他热爱教书,真正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女儿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想要复读。“我就开始‘鼓动’她,报考师范类学校,以后也当一名老师。”黄伟雄告诉记者:“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享受’,我希望女儿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文章链接: 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