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不可信

14.02.2014  13:10

北上广,曾令无数大学生倾心。如今,尽管这些一线城市仍让不少毕业生难以抗拒,但越来越多的人在求职时更加务实,选择回归。近日智联招聘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

正如媒体总结的那样,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存在房子、户口、幸福感压力等“三座大山”。这些层层叠叠的“大山”阻隔了大学生的认同感,并最终促使他们选择离开。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

不过,事情也并没有那么简单,仅仅凭着一项调查,并不能说明真的有61%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逃离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这样的说法,未免太夸张了。

其一,这项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鉴于其调查样本、参加人数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因素,并不能够完整勾勒出大学生就业流动的状况。比如,真实的“逃离”行动,与“逃离”意愿,似乎需要格外区分一下,而调查中却没有这样的区别。既然如此,很多的“逃离”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意向而已,只是停留在对大城市居留不易的一种情绪化吐槽。

特别是因其与时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漂泊者的抱怨情绪高度契合,这一数据一经发布,往往会被迅速扩散和放大。这其实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镜像化认知,至于真实的流动情形,反而成为次要的事情了。你不能说没有这样的现象,但其间存在的有意无意放大、并符号化的成分,同样不可否认。

其二,从一般常识出发,超六成毕业生“逃离”也不甚靠谱。如果这是真实发生的情形的话,也很难解释这些年来一线大城市的人口为何会高速膨胀。这也反映出,目前我们在城市管理,乃至社会管理上依然存在粗疏的问题。不管是高校,还是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往往缺乏精确的数据管理,即便是发布一些信息,公信力也不高,难以让人相信,更不要说对于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

权威数据的缺失,使得形形色色的调查数据满天飞。这种状况的延续,一方面影响了政府的正确决策,从而延宕、递减了政策的效用;另一方面,也对社会公众产生了某种误导。一会儿是大学生纷纷涌向大城市,一会儿又是超六成逃离,纷纷扰扰中,很多人莫衷一是。

不可否认,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生存成本畸高,确实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政府部门尽管也一直试图从政策层面加以破解,但面对高企的房价,紧缺的教育、医疗资源,收效不大。因此,类似“逃离”的消息,或可在提醒政府在降低大城市门槛、鼓励就业创业、均衡公共资源等方面多一些努力。

此外,具体到每一个大学生,倒也不必过度紧张,甚至盲目跟风。要知道,每一个人的资源禀赋、适应能力等都存在差异,到底是选择北上广,还是选择二三线城市,大的形势之外,还要看个人的情况。抱怨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抱怨完了之后,还是要面对现实。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