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大代表:农技队伍青黄不接 未形成农技推广一体化
>> 今视专题:聚焦2014年江西两会
今视网1月25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 实习生 马贝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农技队伍青黄不接,推广经费不足,农技员技术单一,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江西省人大代表、安福县严田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站长匡春保建议,政府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实行基层农技员全员竞聘制,建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等措施,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好支撑工作。
问题:
农技队伍青黄不接
匡春保代表介绍称,以安福县为例,县、乡两级农技员共109人,其中乡(镇)农技员79人,平均每个乡镇农技员要负担3.2个行政村、27.2个村民小组、949个农户、5725亩耕地的农技推广任务,“地多人少”的现状让农技推广捉襟见肘。“前年以来,安福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基本上只出不进,35岁以下的仅3人,占2.75%,50岁以上的占了近三分之一,由于工作艰苦、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不高,年轻的不愿进来,年龄偏大的想退养,有关系的纷纷调走,造成农技队伍青黄不接。”
经费不足 农技员技术单一
匡春保称,有些县市农技队伍除了工资以外,其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和日常活动经费均未列入财政预算,农技部门开展业务工作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在农业项目经费中支持解决,如没有项目或项目任务未完成,经费来源则中断。
此外,多数农技员技术单一,只懂得粮油作物生产,对具有特色的高效作物,对设施农业、出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农技队五中缺少懂市场、会经营、能管理、能直接参与指导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复合型、综合型、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无能为力。
干多干少一个样
匡春保表示,江西部分县市农技员的经济待遇与工作业绩不挂钩,技术职称晋升主要凭学历、资历和论文,提拔使用和奖励与工作关系不密切。“干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混日子过的现象时有存在,机制不活、激励不力,造成目前农技推广体系中的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少之又少,”匡春保说道。
农技推广项目与现实需求脱节 未形成农技推广一体化
匡春保表示,不同专业的农技员多在自身的专业范围内开展工作,未能整合有限资源形成农技推广一体化,农艺农机不配套,良种良法不配套,各专业不能有效衔接,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农技推广部门条块分割,科研与推广严重脱节。
“有些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内容由上级部门确定,层层下达到基层实施;有的顶层设计未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有的是为应付检查验收,推广项目与现实需求脱节,造成农技推广资源的浪费。”匡春保告诉今视网记者,农技推广体系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之间未能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技推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建议:
增加资金投入
针对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不足的情况,匡春保建议政府按照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性质,将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社保、医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以及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的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农技员的报酬由乡(镇)政府统一安排,在村级转移支付中给予定额补助;科技示范户由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根据其承担的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业绩给予补助和奖励,在事业经费中支付。
实行基层农技员全员竞聘制
匡春保建议,对基层公益性推广机构的农技员实行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全员竞聘的动态用人机制,推行“以岗定人、三年一聘,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留住精干的、分流一般的、安排年老体弱的。“这样的用人机制可以改变农技员不作为的现状,让能者上庸者下,大大提高农技推广的综合能力,” 匡春保说道。
建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
匡春保建议,以乡镇为单位,将原有的农技、畜牧兽医、农机、水产站等整合建设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以县农技推广机构为枢纽、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为骨干、村级服务组织为桥梁、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体系
匡春保建议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延伸服务链条,推行多层次立体服务,形成县有首席农业专家、乡(镇)有全科农技人员、村有农民技术员、组有科技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的四级科技网络,做到指导到农户,服务到田头。
鼓励和支持农技员参与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鼓励和支持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自带技术和成果到农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匡春保建议政府的一些农业实施项目直接下放到参与或指导当地农技推广示范工作中去;建议政府采取优惠措施,支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中介组织、家庭农场、农业个体户直接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最大限度整合社会人才、技术和财力资源,培育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