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致富
金秋十月,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游人如织,处处焕发勃勃生机。村民彭夏英正在为农家乐的客人准备饭菜,动作娴熟且干脆利落。“现在我们村和其他八角楼、红军练兵场串联起来,也成了一个景点。我一边开农家乐一边卖点土特产、竹制品,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彭夏英笑着告诉记者,她从贫困线奔向致富路,主要得益于我省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发展。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扶贫支柱产业,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发展,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有项目基地、有带动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脱贫项目、有稳定增收渠道,变“输血”为“造血”。
黄小勇传授葡萄种植经验
产业+电商=销路不愁
在家种红薯 三个月摘掉贫困帽
产业扶贫走出脱贫致富奔小康新路子
全省有72.5万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共发展有扶贫带动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4.67万个,3058个贫困村有专业合作社6417个。
在井冈山,像彭夏英这样依靠红色旅游脱贫的村民比比皆是。这也是井冈山聚焦“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坚定不移推进“旅游+”致富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红色旅游帮带脱贫的“井冈路径”的成功实践,革命摇篮井冈山才得以在全国实现率先脱贫“摘帽”。
赣州市安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县,贫困原因根深蒂固,脱贫攻坚任重道远。而在安远县,因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出的红薯香甜可口。在经过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安远县因地制宜,把产业发展的目光放在技术要求不高、好管理、大众接受程度高的红薯上,在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红薯产业。同时依托电商的发展优势,推进电商与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深度整合。最终,安远县小电商以“四两拨千斤”态势撬动精准大脱贫,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2017年在电商办的牵线下,我和电商企业本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红薯包销协议,现在销路不用愁,我们一心一意种红薯就好了。”安远县镇岗乡赖塘村的贫困户钟浦清通过种植红薯,3个月就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今年,他还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亩,带动另外2家贫困户一起组建了合作社。
目前,安远县12个乡镇红薯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全县春季红薯完成种植4960.5亩,覆盖贫困户1972户,乡镇覆盖率达66.7%,贫困户覆盖率达16%。与此同时,第二季秋薯已在全县18个乡镇安排种植面积4310亩,全年预计覆盖3000户贫困户。并依托电商平台对贫困户的红薯进行包销,广泛带动贫困户参与,红薯也成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香饽饽”,红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修水县金丝皇菊产业扶贫、崇义县养蜂产业扶贫、赣州市赣南脐橙产业扶贫、遂川县茶产业扶贫……近年来,我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有72.5万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共发展有扶贫带动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4.67万个,3058个贫困村有专业合作社6417个。
知识+经验=智力扶贫
大学生回乡 当创业致富带头人
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全省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0032人,带动3.1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2.5万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省高度重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工作,涌现了一个个像黄小勇一样不忘初心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先进典型。南昌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黄小勇,没有选择当法官,却在大山深处辛勤务农。他本在深圳创业有成,成了一个年入百万的“小老板”,却选择返回家乡当起了创业致富带头人。
2017年,黄小勇参加了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千人铸造计划”,他意识到石城县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学成归来后,黄小勇签订了帮带贫困户协议,重新调整自己的园区,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增收。除了流转贫困户土地外,还在更大范围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免费向贫困户推广葡萄种植技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黄小勇的心里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构想——通过带动青年创业,辐射带动更多人脱贫。于是,黄小勇申请成为全县首批创业导师。成为一名导师后,他积极承接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现场观摩,与有创业意向、遭遇创业困境的学员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引导他们走上创业成功之路。坳背村张家屋村民张天豪也是一位返乡创业青年,依托黄小勇的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他办起了家庭农场“劝耕园”,搞起了农家乐。在黄小勇的带动下,张天豪也加入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队伍,他开办的“劝耕园”,先后为10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几年下来,黄小勇直接培育孵化创业致富带头人4名,辐射就业农户28名,其中贫困户14名,户均增收近5000元,7批次承接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观摩,与700多名学员分享创业经历。他在指导群众创业的同时,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在我省,像黄小勇这样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他们致力把产业项目、“扶贫车间”延伸到农村,让群众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找准发展产业,也让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全省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0032人,带动3.1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2.5万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其中石城县工作经验做法得到肯定,国务院扶贫办转发石城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做法在全国推广。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图片由省扶贫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