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意见》实施三年来亮点纷呈 力争今年将贫困人口减至120万

28.06.2015  12:36

  三年前的今天,《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目标,把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全省发展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战略支撑,举全省之力推进,致力于探索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盘点过去3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特点,民生优先、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平台建设、生态保护、作风建设等都是“关键词”。

  如今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从城市到乡村,从政风到民风,从物质基础到精神风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发展持续向好、后劲持续增强、党群合力同心的良好局面,确保2015年苏区振兴阶段性目标实现。


  做好“小事情”改善“大民生

  6月27日,记者获悉,《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省把民生问题摆在苏区振兴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我省统筹安排省财政资金300多亿元,集中力量抓好土坯房改造、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和特困群体生活改善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改善苏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有389.7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师生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不仅如此,我省还完成了原中央苏区63.08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和1.32万公里农村公路改造;解决了7.1万户山区居民不通电,57.59万户长期“低电压”、18.65万户农村居民看电视难等问题。一大批养老、基层医疗、农村教育、社区服务等项目建成使用,公共服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促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能力

  3年来,我省着力增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造血”功能。围绕强化产业支撑,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大总量,调优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引导各地发挥劳动力、资源禀赋等特色优势,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龙南、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加快推动了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国家级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顺利推进,稀土资源保护、产业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将突破千亿元。新增设立了一批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省还充分发挥好赣南山清水秀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原中央苏区启动了4个国家级、29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赣南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主产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三。现代农业和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致富步伐加速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围绕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加快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昌吉赣客运专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运营,届时赣州、吉安等地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

  据了解,赣南等地重点推进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和平台。向莆铁路、赣韶铁路已投入运营。赣龙铁路扩能项目2015年将建成运营。这条东接鹰厦、西连京九的铁路线,对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快原中央苏区人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省还加快推进了赣深客专、鹰梅铁路、吉永泉等重大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不仅如此,赣南等地还着力打通连接广东、福建、湖南的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赣州黄金机场改扩建项目年底将全面开工,井冈山机场改扩建已获立项批复,抚州机场、瑞金机场等项目稳步推进,原中央苏区四通八达、高效快捷的现代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此外,今年底抚州电厂机组发电将结束赣东南地区没有火力发电厂的历史;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抚州至瑞金500千伏输电线工程等能源项目加快推进;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基本完成管线铺设,将于年内投产。

  平台建设有突破 改革创新成为振兴拉动“引擎

  今年1月19日,位于南康龙岭镇的赣州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直通运营正式启动。如今,进境木材可以从港口直接运抵赣州开箱,在监管区内实现集装箱消毒、适载、检验检疫、监装、物流等全流程,真正将沿海口岸“”到了赣州,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0亿元。

  这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围绕《若干意见》的落实,国务院先后印发了10个配套或批复文件,39个国家部委出台了45个配套性政策文件,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目前,《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的34个示范试验工作中有27个进入实施阶段,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我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用足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积极争取对口支援部委在苏区开展改革试点试验,打造改革创新试验田。目前,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瑞兴于(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发展试验区、吉泰走廊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和抚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国家批复,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干群关系密切 “苏区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

  上犹县水岩乡的黄健军觉得现在日子过得很舒坦,不仅住进了新房,还因莲田养鱼鼓起了腰包,年收入达20万元。2012年前,他还住土坯房,在水上讨生活。他知道,如今这一切得益于赣州推行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是“三送”干部带他走上了致富路。

  我省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学习苏区干部好作风,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赣州市创造性开展了“三送”工作,将政策、温暖、服务送到群众家中。今年,我省将力争把赣州、吉安、抚州三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20万人。

  守住红线 擦亮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

  赣南之美,在于天生丽质。近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擦亮振兴发展的生态底色。我省积极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生态环境治理。2012年以来,共综合治理稀土矿山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779平方公里,关闭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376户,植树造林263.5万亩。此外,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优化国土开发“绿色”布局,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目前,赣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7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 如今,身处赣南,如同置身如诗如歌的山水画卷,尽显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的动人魅力。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记者游静 实习生李少如)6月29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