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02.02.2015  1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讲话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要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当前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全面提升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

  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艺作品数量不断增加、文艺表现方式日趋丰富多彩、技术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文艺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艺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生产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文艺创作的主流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文艺工作者出现了浮躁情绪和逐利现象,文艺创作短期行为突出,导致近年来具有较大影响和领风气之先的文艺精品较少,相反,文艺市场出现了一些平庸之作、应景之作以及低俗化、娱乐化的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确已到了需要解决的时候。

  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有利条件

  我国文艺创作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市场巨大。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创作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最大动力。二是题材丰富。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辽阔瑰丽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切,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三是人才荟萃。我国拥有众多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拥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党政重视。党和政府不仅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科学制定政策,加强人才培训,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给予扶持和奖励。

  正确认识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

  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什么作品才能真正立得住?关键看“三精两力一检验”。“三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两力”即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检验”即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谓思想精深,是艺术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观。所谓艺术精湛,一般要看三个要素:人物、故事和细节。充满独特个性的人物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得失成败。故事是决定文艺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好的故事是不可能吸引人看下去的。细节比故事更难找,而它又是更能反映真实生活的。所谓制作精良,就是要精益求精而绝不能胡编乱造;要“讲究”而绝不能“将就”。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演员表演要到位,场景、服饰、道具、灯光、音乐等也要用心制作,精美耐看。精品还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多年后还能反复播放,才能称得上经典。

  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这为我们指明了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的最强音,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要注重多样性,坚持主旋律和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使我国的文艺事业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始终保持百花争艳的态势。从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一般有四个层次:一是主旋律,必须弘扬;二是多样化,应当提倡;三是通俗的,只要政治上无害,艺术上有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就可以允许;四是低俗的,也就是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绝不能让低级庸俗的东西充斥市场。

  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性。首先,要满足人民需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视角放在一线,把焦点对准基层,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第二,要来源于人民。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题,把文艺创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第三,要接受人民的检阅。文艺工作者应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尺度,创作的思想、题材、内容、手段、语言、风格等都必须考虑人民能否接受和认可。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弘扬真善美,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一部作品激励一群人、一批作品影响一代人。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应服从社会效益。二是坚持文艺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培育壮大文艺创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持文艺创新,提升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传播力。要健全现代文艺市场体系,促进文艺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完善文艺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三是完善文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文艺公益组织和网络建设,完善公共文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艺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艺权益,逐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文艺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中去,努力寻找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丰富的优秀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用开放的态度和世界眼光来繁荣文艺创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艺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既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示我国现代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又学习研究世界最高水平的文艺成果,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艺创作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文艺事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具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一是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结构合理、富有创造精神的文艺人才队伍,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二是努力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文艺人才要加强自身学养、涵养、修养,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成为思想道德品行的示范者,实现德艺双馨。三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充分尊重文艺人才的个性和特点,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建立科学的文艺人才评价机制、公平的职称评定机制、合理的报酬机制、有效的奖励机制、流动配置机制等,为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建立制度保障。

  加强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时代文艺发展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加强文艺评论,要培养诚实公正、学养深厚、具有独立品格的评论家,以评论之笔引导作家、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引导群众提高文艺观赏水平。要建立和完善文艺评论的中国标准和中国尺度,防止“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要大力建设文艺评论阵地,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传统专业权威评论媒体的地位,又积极研究和利用新媒体,掌握网络话语权,打造和构建线下和线上、现实和虚拟的全方位文艺评论平台。

  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切实帮助文艺工作者把握正确方向,引领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树立鲜明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切实加强对地方文艺资源整合、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文化产品生产规律的研究,切实在创作规划、创作主题的精选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二要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设立文艺创作基金并建立投入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重大题材作品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变事后奖励为事前培育、引导,促进各类资源向精品创作生产集聚。三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艺创作的生产运行机制。坚决破除一切束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进风格流派、题材形式的创新,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对创作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