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索契的“热情”与“朴实”

14.02.2014  10:53

  “这些孩子都蛮朴实的,一个小姑娘是在杭州学的中文,非常热情,俄罗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觉得有些方面和中国有些相似的地方,我们来了之后感觉很自然,很亲切。”这是中国索契冬奥会代表团副团长肖天,在谈到志愿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时说的话。来索契后接触了很多俄罗斯人,在“热情”和“朴实”这两点上,本报记者与肖天的感觉非常一致。

  与记者打过交道的多位志愿者,都多多少少与中国沾边。刚下飞机那天,就在机场,一个叫奥力加的小伙子为了帮记者弄清楚如何从冬奥会组委会租到一辆车,来来回回打了四五通电话,带着记者从奥运专用通关大棚,一直走到了几百米外的机场候机厅。“我在中国工作过几年。”奥力加当时边走边说。在帮我建立好联系后,他还要了我的电子邮箱,要将进一步的讯息发给我。在主新闻中心领取记者手册的柜台,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用流利的中文回答着记者的每一个问题,听到记者夸她中文说得好,这位名叫“谢娜”的姑娘笑着说:“我就住在中国,大连!

  当然,许多和中国不沾边的俄罗斯人,也像一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中国人——雷锋一样,给了本报记者无私的帮助。在我抵达索契的当晚,打算乘坐新落成的轻轨回驻地,但车厢内的报站虽然是记者的驻地“阿德勒”,但下了车一看,却深刻体会到了“幅员辽阔”。在夜色已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情况下,记者只能求助于一位车站负责安检的小伙子,他热情地用掌上电脑为记者们搜索目的地,在搞清记者要去哪里后,他思考再三还是建议记者打出租车,并且说:“我是警察,我带你们去!”在去找出租车的路上,这位朝气蓬勃、走路带风的年轻人和记者们聊起,他出生在乌克兰,在莫斯科工作,一边自嘲英语不好,一边竭尽所能地给记者讲述他认为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最终找到出租车后,他用俄语帮助记者砍了半天价儿,最终和记者握手道别。

  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是,一位与本报记者要好的同行,在7日冬奥会开幕式当夜抵达了索契。因为他的个人原因,他原订的酒店取消了他的预订,无处可去的他只能在凌晨的街道上拖着行李箱,一家一家地去询问,直到在一家酒店遇到了一个会说英语的前台接待姑娘,在帮他打了无数个电话之后,最终帮他落实了住处。翌日与这位同行一起往住处方向走,路遇一位没有订到酒店的俄罗斯大婶,这位同行执意地尽自己所能予以帮助。他说:“这样我才能心安!”尽管来这里不算久,但我和我的同事已经喜欢上俄罗斯人了。

  (本报今晨索契专电)

  本版文字 特派记者李远飞 J131

  本版图片 特派记者刘平摄 J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