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已划定超3千平方公里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

29.07.2014  10:49

工作人员在丹江口水库取水样监测水质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导读:引南水入北方,梦想即将在今年汛后照进现实。上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以及部分中央媒体共40余人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进行采访报道。历时5个整天,记者的足迹从陶岔渠首“总龙头”起步,一路踏遍邓州、南阳、方城、平顶山、焦作、安阳等地,亲口品尝了丹江口水库的水;亲历了地上悬河、河道立交等智慧凝结的众多工程;亲见了沿线民众为南水北调做出的种种努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出发,一路向北,最终抵达北京团城湖。漫漫1277公里的长路,要征服的有太多太多……本报将连续以水质、工程、移民为主题,将那些“征服路”上的故事一一讲述。

  丹江口的水远涉千余公里将入京,水质的好坏是众目焦点。之前,也时时有丹江口水库受污染的报道见诸报端。而此次中线行,媒体的首要关注点也落在了水质上。而当记者们亲见了、亲尝了丹江口那一池清水之后,所有顾虑都随风散去。

   监测

   保护区为保水质达标否决50%新项目进驻

  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已经连续6年稳定保持在II类水平。 日前,北青报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为确保通水后总干渠输水水质安全,总干渠两侧已划定了3054.43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新上项目严格把关,否决了50%的项目进驻。

  据介绍,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丹江口库区和沿线县市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位于水源核心区的淅川县从2003年起响应停建令号召,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像曾经的淅川明星企业、豫西南最大的造纸基地——泰龙纸业,为了保护水源地水质,2004年12月被彻底关闭,资产损失2.3亿元。此后几年,淅川县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淅川县的财政收入也一度大幅下滑。这对淅川来说,无异于“壮士断腕”。

  而这样的“壮士断腕”,在水源地和沿渠各地陆续上演。据统计,水源地3市6县已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下岗分流2.7万人,每年减收增支7亿多元,10年累计70多亿元。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刘正才指出,在总干渠两侧划定了3054.43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其中总干渠两侧200米内为一级保护区,“谢绝”所有项目;总干渠面向下游左侧3公里、右侧5公里内为二级保护区,电镀、皮革、化工等十类项目“免谈”。而对于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专项审核,“环评过不了的,一律否决!”刘正才举例说,像原本已经报批给国务院的富士康项目,因为其宿舍区的建设接近水源地,最后撤回,重新制定规划。据悉,目前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先后对400多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影响专项审核,200多个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被拒之门外,这意味着否决率达到了50%。

  随着种种保水护水措施的实施,丹江口水库的水变得越来越清、越来越好。沿着总干渠向北,河南总共有16座国家级水质自动检测站。“不让一滴污水进到水源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到丹江口水库里。”相关负责人说。

  而据监测数据显示,近6年来,其水质稳定维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完全“胜任”饮用水源的角色。同时,相关负责人也并不讳言,丹江口水库水质中总氮浓度有些高,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这与生活垃圾、农用化肥的污染有关,目前已经通过财政补贴推广生物有机肥、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从去年开始,总氮浓度开始止升返降,接近II类标准了!

   现场

   万亩金银花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一望无际的万亩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在田间或锄草或摘花。而在阴凉处,一筐一秤,间歇着有村民们抬着成筐的金银花过来称重、计量。“一斤就计4元钱。”收花的工作人员一边计着账一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该基地的负责人叶青杰表示,5月至10月是金银花的盛花期,像5月份,摘花的工人最多每天能收入200多元,其他的时间每天也有八九十元的收入。正给花称重的村民高志秀接过话茬儿说:“我们一家5口都在基地干活,锄地、采摘,每人每月至少收入2000元,这可比以前光种地划算多了。

  原来,这里三年前还是一片毗邻渠首的普通农田,种的是玉米。而这一变化还跟北京颇有渊源。2011年9月,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实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情况时,开启了京豫战略合作及回馈库区人民的试点工程,北京市首批拨款5000万元,对口支援启动了丹江口库区首个农业示范项目。

  而之所以选择种植这种双黄连的主要成分——金银花,是看中它根系繁密发达,种植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具有独特的固土保水作用,“丹江口水质中总氮总磷指标下降,就有金银花的贡献呢!”叶青杰笑着说。

  据悉,在唐王桥村的示范带动下,金银花种植已扩展到全淅川县的15个乡镇,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形成了集种植、烘干、深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条,带动产值达9亿多元。

   个案

   关掉“渔家乐”当上护水员

  记者们对于水库的认知,肯定是有边际的,但当丹江口水库1000平方公里的水面就在眼前时,认知被打破了。当坐上轮渡,在那干净得不带杂质的碧水中行驶时,炽热的阳光不再了。行驶到中心库区,测水容器下潜,接上来一罐库水,分而喝之,咂吧咂吧嘴,“无异味,还稍稍有点甜。”这是多数人的直观感觉。

  40岁的南阳人张小伟是丹江口岸边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他东拼西凑购买了一条价值12万元的游船,在丹江口水库边的宋岗码头经营起一家餐饮船,生意火爆。而为保护水质,去年6月末,南阳市的“丹江口库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风暴席卷了宋岗,库汊里18条渔家乐游船全部停业,有“小香港”之称的码头一时门可罗雀。

  “为的是一库清水送北京嘛,我理解。”张小伟说。他主动关闭了游船餐饮后,报名参加了库区专业护水队,承担起捡拾垃圾、打捞水上漂浮物的任务,每个月工资1000多元。

  “虽然放弃餐饮企业使我受了不小的损失,但能为南水北调做点贡献,我心里高兴”,张小伟说。

  而像张小伟这样在丹江口水库打捞漂浮物的专业护水队成员有2000人,成为水源地全民护水行动中的先头部队。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4、5月份就成立了清漂队伍,每天巡航,分区域打捞水上的漂浮物。打捞一大圈需要4个小时左右。

  “现在的垃圾明显少了”,负责人告诉记者,最难忘记的是2011年7月24日的洪灾,水上漂浮的垃圾有几千吨,放眼望去,真有些可怕。如今水库水质日渐变好,为了确保水质,对于游人等制定了不准扔垃圾等六不准。

  同时,在库区周边的11个乡镇建污水垃圾处理厂,每个乡镇一个污水处理一个垃圾处理,总投入3亿元左右,预计8月底建成。这种乡镇建污水处理厂的还是首次。

  对于营运的船只,库区航管负责人介绍,北京也将对口支援9600万元,之前烧柴油、汽油的都升级改造成充电加气的,实现船只营运的零污染。

  本版文/本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