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宋元白舍窑文物精品展在抚州开展

19.05.2017  04:41

( 通讯员 黎兴旺 文/图 )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当日,“白舍凝玉”南丰宋元白舍窑文物精品展在江西抚州市博物馆开展。此次精品展为期四个月,共有180余件藏品在抚州市博物馆三四楼展出,其中省考古研究院69件,南丰县博物馆10余件,民间收藏家80余件,传承白舍窑工艺新烧制作品20余件。展品风格独特,器形各异,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国内外观众及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南丰白舍窑起始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北宋中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舍窑以烧制青白瓷(影青瓷)而著称,制作工艺精湛,当时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元代蒋祁《陶纪略》一书中就清楚地记载:“谓与景德镇竞争者有白舍窑也”,可见当时白舍窑制瓷工艺水平之高、产销之旺。历史上也因此把南丰白舍窑与景德镇窑、吉州窑、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并称为“江西五大名窑”。建国初期,白舍窑遗址被列为江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葵口碟、梅花盏等瓷器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曾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出土陶瓷展览会”上展出。至今在南丰县白舍镇白舍村保存着古窑遗址34座,窑体堆积物20余座。

白舍窑瓷器胎薄而白、质密而坚、釉色晶莹,有着“瓷中之玉”的美称,种类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其中不乏精致的高档瓷器,如莲花瓣的温酒壶,弧形葵口划花碟、茶盏等,还生产青釉台灯、粉盒、瓷枕、堆塑瓷俑、佛像、祭祀供器、墓葬器等;在制作工艺上,白舍窑从淘泥、制坯、梳篦划花到最后烧制成精美瓷器,工艺繁多,图案装饰简洁却不单调,迎合了当时人们平淡自然的生活情趣,深受百姓喜爱,这也为白舍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鼎盛时期,白舍窑建有窑口99座,整个窑区绵延2.5公里,场面异常壮阔。

然而,制瓷业的发展需要优质瓷土作支撑,由于当地瓷土储量不足,加上运输条件有限,至元末时期,白舍窑陷入了瓷土资源严重匮缺的境地,许多窑户停工停业,有的远走他乡谋求发展,于是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白舍窑逐渐败落下来。明清时期,白舍窑也曾有过散户生产,但终究未能形成规模,白舍窑从此掩藏在历史的烟尘中。

白舍窑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器形特征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多元文化内涵,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重振白舍窑古瓷文化,该县成立了白舍窑瓷文化研究会和瓷品收藏协会,通过对白舍古窑遗址的研究,举办瓷器鉴赏展示和瓷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挖掘白舍窑瓷文化的内涵。该县还划拨专项资金,建立了南丰宋元白舍窑精品展示馆,邀请有关媒体对白舍窑瓷文化进行专题宣传,扶助白舍窑瓷器收藏爱好者参加国内各种形式的瓷器鉴赏、展示活动,以提高白舍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前不久,在苏州举办的“古玩世界第五届研讨会”上,该县瓷器收藏爱好者张符龙带去的数十件白舍窑瓷器标本被与会者抢购一空,5件藏品在鉴赏拍卖中拍出了高价。“现在白舍窑瓷器得到广大藏友的认可,收藏白舍窑瓷器已逐渐成为收藏界的一个热点。”张符龙如是说。

为恢复发展制瓷业,南丰县有关部门已把陶瓷生产作为一项经济发展项目,整理出一套白舍窑制瓷生产工艺,组织人员到景德镇等地学习考察,遴选瓷土,今年1月10日,历经10天的煅烧、冷却,千年古窑南丰白舍柴窑第一炉正式开窑。白舍窑古瓷“复活”创始人谢振华小心翼翼地从窑口将陶瓷取出,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精美的陶瓷,精湛的工艺,让在场的人大开眼界,称赞不已。这次共煅烧瓷品586件,全部采用白舍本地的黏土,利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煅烧手法,在柴窑中烧制,瓷品一律不上釉,可谓浑然天成。瓷品全为日用陶瓷,包括了瓶、碗、壶、杯、碟、盏、水洗等10几种类型,价值达18万元。相信不久的将来,制瓷业将会成为南丰县又一个经济增长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