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消防中队:“八一精神”铸警魂

13.07.2016  15:41

南昌西湖区消防大队八一中队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人民网南昌7月13日电(时雨)7月1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南昌市支队西湖区大队八一中队党支部(以下简称八一中队党支部)作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300个基层党组织之一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是全国公安现役部队的唯一获奖代表。那么,八一中队党支部是如何能获此殊荣的?12日,本网来到八一中队近距离接触了这支部队。

坚定信念 用八一精神锻造过硬队伍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八一精神的灵魂,也是中队建队育人的精神支柱和创先争优的根本动力。” 7月1日上午,八一中队党支部书记程俊代表中队党支部领取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和证书,在接受采访时,他向本网介绍,每年新兵下队和官兵调入时,中队都要经过一次“八个一”的洗礼:参观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清洗一次八一起义纪念塔、进行一次“八一精神”宣誓、重走一段八一起义路、聆听一堂八一精神课、品读一本八一故事书、学唱一首八一革命歌曲、观看一部八一题材电影。同时,中队还把“八一精神”与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素质。鲜活的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学习,让官兵了解了八一起义的历史,懂得了八一精神的深刻内涵,树立了“传承八一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勇当尖刀拳头,争做洪城卫士”的信念,激发了广大官兵昂扬向上的蓬勃朝气,奠定了官兵扎根英雄城、献身红色消防的思想基础。

八一精神”的哺育,将中队每一届党支部锻造成了坚强的堡垒。多年来,中队党支部注重“以情育兵,以行带兵,以学塑兵,以正护兵”,坚持“把战士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让战士满意作为尺度标杆”,做到常听战士言、悉知战士事、力解战士难,认清权为战士用、情为战士系、利为战士谋。在对战士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如入党、立功、考学、选取士官等,中队党支部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们还在中队醒目位置设立了“党员公示栏”,将党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岗位进行公示。并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责任区”及“党员模范岗”活动,叫响了“平时看我的,关键时刻跟我上”的口号。

党员骨干孟庆涛从山东省邹城市入伍,母亲长年体弱多病,不能参加农业劳动,全靠父亲一人撑起一个家。2005年,父亲却不慎从楼顶摔落,导致下半身瘫痪,至今卧床不起。此时,父母一直希望他回家挑起重担,可孟庆涛始终舍不得放下心爱的部队。万般无奈之下,初中还未毕业的弟弟只好辍学回家,接过了家中沉重的担子。入伍11年来,孟庆涛背负着对家人的愧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赴汤蹈火 用赤胆忠心护卫城市安宁

程俊说,支撑一支队伍的灵魂,靠的是坚定的信念;铸造一支铁军的秘诀,靠的是严格训练。

八一中队每年接警都在650起以上,出警次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排在前列。针对辖区棚户区低洼危旧平房户户相连,多为木质结构,一旦着火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特点,中队创立了“救人第一,四人一组,绳索牵引;抢占有利阵地,最快阻止蔓延,居高临下射水”的灭火要诀和战术战法,并反复到实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演练。同时,针对棚户区取水困难的实际,大胆改用“双带连接集水器供水法”,用两条消防水带连接消火栓的两个端口,同时连接到集水器,再由吸水管供水到消防车进行灭火战斗,大大提高了实战能力。

2013年1月8日23时42分,南昌市西湖区船山路濠上街居民楼一楼发生火灾,由于半夜发生火灾,39名群众被困火海,情况十分危急。八一中队接到支队指挥中心报警后,第一时间出动4辆消防车28名官兵到场进行灭火施救。时间就是生命!伴随着警笛的呼啸,中队官兵又一次与死神进行了赛跑!经过侦查以后中队指挥员迅速下达命令,灭火与救人同时进行。中队官兵在水枪掩护下,冒着极大的危险深入楼层挨家挨户解救被困人员,不断穿越火灾区域,往返于危险楼层,忘记了全身湿透的寒冷和体力透支的疲惫,将受困群众一个一个背到了安全地带。经过48分钟的全力扑救,成功将39名受困群众全部救出,无一伤亡。

近20年来,南昌市发生的“十大火灾”,八一中队都作为首战和主战中队参加,先后投入各类灭火战斗8200多起,成功扑灭了老福山地下商城、万寿宫、西湖商厦等重大火灾,救出被困群众8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达8亿多元。

心系群众 用满腔热情温暖一方民心

多年以来,中队官兵牢记宗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驻地当家乡,视人民为父母,谋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血肉关系,结下了鱼水情谊。据不完全统计,中队官兵先后照顾孤寡老人29个,资助贫困学生35名,为民做好事22826件,为社会捐款234800余元。

中队官兵长年与附近的多名孤寡老人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每年,新兵下队的第一个星期天,中队干部就会带领新战士向老人认亲,老兵临退伍前又会自发向老人依依惜别。

家住西湖区羊子巷的胡阿婆由于儿子在外长期打工,家中就只有她一人,生活极为孤独。八一中队官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主动与胡阿婆取得联系。当得知胡阿婆身体康健,独缺有人陪伴后,中队官兵决定每月定期到阿婆家走访,陪阿婆拉家常、打扫卫生,每逢节假日便邀请胡阿婆到中队与官兵同乐。胡阿婆的生活渐渐丰富了,人也越来越开朗,经常到社区参加各种活动,逢人便说:“八一消防中队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多年来,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中队官兵更是用拳拳爱心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在南昌市西湖区渊明路社区,至今还流传着中队官兵助学三姐妹的故事。1996年,当时的渊明路85号住着三姐妹,16岁的姐姐李云云是这个家的家长,她的两个双胞胎妹妹李双双、李丹丹刚满12岁。在李云云12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精神失常出走一直没有任何消息,3个充满梦幻年龄的小孩成了孤儿,全部已经辍学。正在这时,经街办的牵线搭桥,无依无靠的三姐妹,成了中队官兵共同的妹妹。官兵们资助三姐妹重返校园的同时,还为他们添置了床铺、桌椅、电风扇等物品。看到三姐妹挤在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时任中队长邱军峰、指导员刘青海又到处找政府部门做工作,为她们争取到一室一厅的新楼房。随后她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三姐妹都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她们虽然已全部成家立业,但从没有忘记八一中队对她们的恩情。

苍山不老,信念如磐。”手捧着沉甸甸的证书和奖牌,程俊说,用“八一精神”武装起来的八一中队官兵,在英雄城这块洒满先辈鲜血的土地上,将继续将“八一精神”发扬光大,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书写“人民消防为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