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不摘掉贫困县帽子就摘掉官帽

27.12.2013  15:31

  2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扶贫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委员批评有些地区“有钱盖楼没钱扶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说,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当了贫困县以后,开庆祝大会热烈祝贺,当不了贫困县的市委书记、县长就感觉灰溜溜的,觉得对不起全县人民。(12月27日《新京报》)

  扶贫,扶贫,越扶越贫,这是一句流传于民间的口头禅,某些贫困县习惯了戴上这顶帽子,一旦被摘下就会很不适应,换言之,习惯了上级拨付扶贫资金,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或许就是某些县委书记、县长哭着闹着要当贫困县的原因。

  为了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国家不遗余力,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每年下拨了巨额扶贫资金,可真正用于改善民生的恐怕只是微乎其微。扶贫资金都用在了哪里?去处无非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吃喝玩乐,二是大建楼堂馆所,此事早已得到了验证,容不得狡辩与抵赖。

  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一味等靠要,这是某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的典型特征,为了当上贫困县,不惜报表造假,不惜动用各种公关手段,跑“”“”进,被演绎得美轮美奂。对于贫困县的评定,显然也是有指标的,于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于是使出吃奶的劲儿争当贫困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披露的信息令人震惊,某些地方竟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召开所谓的庆祝大会,将贫困县当做一件荣耀的事情,说明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荣辱观出现了裂变与滑坡,大家都在与时俱进,谋求经济发展,而某些地方裹足不前,坐享其成,阻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有关方面不能坐视不管,仅这种做法就足以进行严厉问责,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应有时间表,否则就摘掉县委书记、县长的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