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叙:“节俭”贪官只是“偷来铜锣不敢敲”而已
原标题:梁子叙:“节俭”贪官只是“偷来铜锣不敢敲”而已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吝啬鬼的典型代表,让人印象深刻。但谁又会想到,现实生活中也有“葛朗台式”的人物,还是个贪官。他就是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一方面他大肆受贿,把持审批权,搞权钱交易。另一方面,他又在生活中极端节俭。为了省汽油钱,他坐公交下乡买豆腐,平时穿着也不讲究,都是掉色破损的旧衣裳。(7月13日新华网)
近年来,“葛朗台式”的贪官屡见不鲜。从受贿90万却“一日三餐稀饭馒头”的原正厅级干部祁崇岳,到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却“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再到吃饭只点一碗面,家中藏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
按理说,官员贪污受贿的目的本应是享受荣华富贵,许多落马官员的忏悔书都是在羡慕别人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坐豪车、住洋房、胡吃海喝,但是“节俭”贪官却反其道而行之,也许他们深知贪来的钱财见不得天日的道理,特别是在中央“打虎拍蝇”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妄图躲过“一劫”,试图通过节俭清廉的形象在世人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于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再多,也只是“偷来的铜锣不敢敲”,只能放着,过过“眼瘾”。正如朱冬生一样的贪官,为了省汽油钱,他坐公交下乡买豆腐,平时穿着也不讲究,都是掉色破损的旧衣裳。
其实,贪官故意低调的生活作风似乎成了一种保护色,装穷相,扮朴素,他们只是用这种伪廉的“障眼法”来蒙蔽群众、欺骗组织罢了。节俭贪官的出现,说明反腐败斗争仍然复杂而艰巨,反腐越是深入,贪腐官员的腐败方式越会贪出新花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识破其伪装面目,打击其侥幸心理,不给腐败者以任何可乘之机。
首先,建立健全干部财产登记制度,加大干部“三重一大”事项透明度,严把选人用人关,多渠道、全方位地考察干部,观其言、查其行、知其底,防止干部考察、任前公示走过场。建立健全干部财产登记制度,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要真查实核,深查细究,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
其次,将公权置于阳光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的刚性,清除权力滥用的缝隙,不给“权力寻租”者机会,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行,让群众敲响贪官“偷来的铜锣”,使贪官在阳光下显形。
再则,让官员认清权力是把双刃剑,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面对种种诱惑,严于律己,淡泊名利,如果胆敢以身试法,不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什么样的伎俩、什么样的伪装,都会露出马脚、付出代价,最终像葛朗台那样,在金钱的诱惑和驱使下走偏。
荀子说:“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别忘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再次提醒为官者,贪官“节俭”的戏演多了,演技再好也难免有演砸的时候。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