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会“被酒驾” 交警:过几分钟就没事了

13.07.2015  14:38

吃了5颗荔枝的记者在进行了酒精吹气检测。 吃完荔枝后测出的酒精含量。

  又到了瓜果集中上市的时节,荔枝、猕猴桃、葡萄、芒果成了人们最喜爱的时令美味。“吃了荔枝千万不要开车,否则会被查出酒驾!后果很严重!”最近几天,一条消息在网上被不断转发,提醒大家大快朵颐之余,鲜甜的水果很可能会让你“被酒驾”。吃水果真会被测出酒驾?事实究竟如何?晚报记者带上了荔枝、猕猴桃、芒果等水果,请昆明市交警三大队的民警帮大家一探究竟。

  记者试验

  吃荔枝真的会“被酒驾

  记者连吃5颗荔枝后,进行了3次检测。除最后一次结果为零外,前两次虽然检测结果没有达到“酒驾”标准(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20毫克),可记者在吹气检测中依然被测出了酒精,为什么吃荔枝会导致检测仪发现酒精呢?

  刘警官介绍,荔枝的含糖量很高,在一定的存放条件下会发酵产生酒精,市民吃了荔枝后会在口腔中出现酒精含量陡然升高的情况。不仅是荔枝,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葡萄、乌梅等,在运输、保存中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下,比如说在塑料袋里保存一段时间,也会产生酒精,酒精吹气检测时就会被检测仪探查到。但只要稍等一会,或是用清水漱漱口,酒精就会很快挥发,乙醇含量很快就会下降。

  芒果猕猴桃大可放心吃

  高糖分水果中会出现“酒精”,传言中让大家担心的芒果、猕猴桃是否也很“危险”?

  记者连吃了两个猕猴桃再次测试,酒精吹气检测结果显示为零;再吃一个芒果看看,检测结果也是零。看来这两个让人担心的水果都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吃了。

  刘警官说,这些水果都属于高糖分水果,像荔枝、葡萄等本身就可以酿酒,虽说在密封缺氧环境中酶解会产生一部分酒精,但水果酶解发酵的过程中味道、口感也会发生巨大改变,真正发酵变质的水果也都已经不能再吃了。

  交警解读

  解读 1

  如“被酒驾

  可要求重检

  交警介绍,此前,他们也做过不少测试,臭豆腐、蛋黄派、果啤、藿香正气水等食物和药物,吃过后同样能被查出酒精含量超标,但市民不用太过担心。判定老驾是真酒驾还是“被酒驾”方法很简单,就是等待十几分钟、喝点水休息一下再测,只要不是真喝了酒,嘴里的酒精味很快就能消除。如果驾驶员在现场被仪器测出酒驾,自己确实没有喝酒的,可当场提出异议,要求重新检测,或者到医院进行血检,因为吃这些食物,血液中不会含有大量酒精。

  解读 2

  不是酒后开车

  才是酒驾

  刘警官告诉记者,许多老驾在理解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喝了酒开车才是酒驾。其实,由于一些人对含酒精的食品、药品耐受力不同,吃零食、服解暑药也有可能引起酒驾的后果。对于酒驾的认定,是以每百毫升血液中所含酒精量作为标准的,被身体吸收并进入血液的酒精,不管是否是由于饮酒造成,都会对大脑的反应和驾驶员的行为造成影响,这就会影响到驾驶安全。许多食品、饮料、药品的说明书中都特别明确标注了“含有食用乙醇”成分,含有乙醇成分的药品中,也都会明确指出“驾驶、高空作业”是用药的禁忌人群。

  解读 3

  个体差异

  代谢速度不一

  根据人的体质不同,酒精在血液中的代谢速度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饮酒、吃了含酒精食物或药物后1个小时左右,血液里酒精含量就能达到峰值,而有的人则要在两个小时才达到峰值。“如果大量饮用了高度烈酒,血液内的酒精含量会在3~4个小时达到峰值,虽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但依然会在8~12个小时内超过酒驾或醉驾标准。如果老驾喝了不少烈酒,就要注意了。”刘警官提醒,大量饮酒后,千万不要急于去开车,有的人晚餐虽然没喝,但因中午喝过酒,血液内酒精含量依然很高,如果去开车也很容易导致酒驾和醉驾违法,大量饮酒后尽可能过12个小时再动车。

  春城晚报 首席记者 张扬 实习生 何笑童 文 记者 刘筱庆 实习生 李少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