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借条”被鉴定为现代仿品 家属不服称要重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11月,河南信阳市光山县村民张志良晒出了一张68年前新四军留下的3万元借条,要求当地政府予以兑换。今年1月16日,根据光山县南向店乡村民张志良申请,信阳市文物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这张张炎山“借粮款收据”的真伪进行鉴定。前天,这一鉴定有了最新结果。
信阳市文物管理局首次对外宣称:经专家鉴定,这张3万元借条为现代仿品。对于这一结果,张志良家人表示不能认同,将申请要求权威专家再做鉴定;而参与鉴定的专家表示:其鉴定是负责任的。究竟借条从何而来?专家证伪有何依据?
27年前,家住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的农民张富有在修建自家房屋时,意外发现了一张祖辈留存下来的借条,借条显示是由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开出的三万元现金借款,落款日期为1946年6月4日。随后,张家据此向政府提出兑现请求,却未能如愿。1993年,张富有去世前嘱托儿子张志良一定要将借据兑换回来。自2005年起,张志良多次到当地政府反映此事,但始终没有结果。
张志良的外甥刘义:2005年,跟踪了一下。正式跟踪是从2009年,向市长热线反映过一次。2012年,拿着借据的原件到县委县政府。他们也找了相关的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光山县支行,民政、财政、公安,开了四个部门联席会议。历经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
2014年11月4日,有媒体首次披露此事,随后引发各方关注。借条真假,成为热议的焦点。2015年1月16日,张志良委托自己的亲属将借条送到信阳市文物局,希望得到专家鉴定。信阳市文物局随后组织了十几名文物专家,召开鉴定会。昨天上午10点,鉴定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文物局称这张68年前的新四军借条为现代仿品。
针对鉴定结果,参与此次鉴定的专家之一,河南省文物局任命的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原信阳市考古队队长刘开国说:
刘开国: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在的用于情况,纸啊墨啊进行鉴定。初步认为这是个仿品。
记者看到在信阳市文物局出具的鉴定结论上,共给出了三处疑点,一是空白处内容用当代圆珠笔填写,字迹明显,但圆珠笔在1945年以后才在欧美投放市场,国内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普及;二是借条上出现多处解放后才使用的简化字。三是借条上印章所用油墨为当现代化学印油。
然而,对于信阳市文物局公布的鉴定结果,借条持有人张志良及其亲属却表示难以置信。
张志良的外甥刘义:关于鉴定的程序,我认为有以下疑点,比如专家的构成,专家的人数,专家的学术水平,鉴定的专业性值得怀疑。二是这个鉴定对媒体和当事人都全程保密,他是怎么鉴定的,用什么方法鉴定的,我们都不知道;三,发生在68年前的事情,所谓的专家仅仅用了30分钟的时间,就出了结果,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草率的鉴定完毕。
那么,负责鉴定的专家都由哪些人组成?
鉴定的权威性如何?面对这样的结果,当事人又将如何应对
面对当事人的质疑,信阳市文物鉴定专家刘开国表示,此次鉴定完全符合鉴定程序,除了他之外的鉴定专家还有信阳市文物鉴定组副组长、信阳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夏阳光以及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的信阳市博物馆馆长花原,他们三人都是河南省文物局任命的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刘开国说,尽管此事引发舆论关注,但文物鉴定不会考虑其他因素。
刘开国:我们文物工作,以文物为主。你是文物和不是文物,就这两个标准。按照文化部有一个文物鉴定实施管理办法第三条,以县市为单位进行鉴定,然后出结果。
信阳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夏阳光:这个鉴定结果我们认为是对的,至于他有什么想法,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刘开国表示:
刘开国:可以到我们上一级(省级)进行仲裁。
虽然初步鉴定该借条为仿品,但刘开国也对此表示有些遗憾。
刘开国:我们的主观愿望,它要是真的是最好的。如果要按国家定级标准,最起码是2级品以上,它就是一件贵重文物了,这对军史也有贡献。
张志良的外甥刘义告诉记者,这张借条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他们将重新申请鉴定。
刘义: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不可能造假,我们也没有那个能力。我们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请求通过公安机关,鉴定笔迹及印油,保障其科学性;要聘请业内的鉴定专家参与鉴定,保证鉴定的专业性,邀请媒体参加,见证整个鉴定过程,保证公开性。
一直关注此事进展的信阳市浉河区法律援助中心张远友律师认为此事争论的焦点仍在借条真假之上,一旦可以对其性质认定清晰之后,就可以按照法律程序解决:
张远友:如果是假的,要负伪造证据的责任;如果是真的,应该通过进一步继续鉴定,主张自己的权利。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核实这张欠条的真伪。(记者项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