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国人的孝顺“完全是因为自私和恐惧”?

30.05.2014  17:34

  昨日,67岁的老人钟先生走进了珠海市金湾区法院,要求起诉儿子钟平(化名)不孝。令人诧异的是直接导火索是去年其老伴被人打伤,儿子却掏钱给打人者赔礼,让他有了心结。钟平则大吐苦水,认为是老人性格太固执(5月29日《南方都市报》)。

  网上近几年流传一个帖子:《西方人看中国人的孝顺:完全是因为自私和恐惧》,内容是西方传教士明恩溥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第十九章“孝悌为先”。拟出那样一个标题的直接依据,大概是书中所说“我们认为,中国人的孝顺完全是由恐惧和自私造成的,这二者是左右人灵魂的最有力的因素”。去年,某省正式出版的一份杂志还将这一章译文刊出,不过标题上删去了冒号及其以后的部分。

  即便如此,该标题在逻辑上有瑕疵,得在“西方人”前面加上“一个”,才不致发生误解。还有一个西方人伏尔泰曾经说过:“孝道是中国政府的统治基础……。这种深入人心的思想把幅员辽阔的国家组成为一个家庭。”,还还有一个西方人孟德斯鸠也曾带着他者应有的审慎和理智,这样分析中国的孝道,“尊敬父亲就必须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物,如老人、官吏、皇帝等联系着。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青年人;官吏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要以爱还报其子民。”还还还有一个西方人……更多的西方人敏锐地意识到,将中国人与时俱进的孝道“完全”归因于恐惧和自私,不过是分析框架先入为主的偏见使然,并不值一驳,否则,自己住楼房让老娘睡猪圈的逆子们就该戴着大红花四处作报告了。

  上述谈孝悌的单篇文章,若非得重拟一个有立场的题目,尊重作者身份和整本书主旨的选择,只能是从该章文字的最后两句话中概括:“中国人他们只对父母表示爱、感恩和畏惧,他们不知道天上的父,就是知道了,也毫无兴趣。中国人要么接受基督教,要么放弃祖先崇拜,二者不能共存。在这二者生死斗争中,适者生存。”好像是扯远了,但有时言远也可旨近,正是由于某些语不吓人死不休“标题文”的传播,更加大了关于孝道的历史评价和现实价值的讨论产生实质性成果的难度,只在各取所需、自说自话中耗散时光,却依然无法面对今天如何尽孝这一现实问题。

  其实,撇去熔铸在文章中过于强烈的“使命意识”不说,作为“他者”,明恩溥还是较为准确地看到了中国传统孝道中关于“尽孝”给出的两种标准,兜底的是“能养”,到位的是“无违”,也就是“”。即便在前现代社会,“过分夸张”的孝道已经受到了消解、漉洗、提纯,又加入了尊严对等、人格平等、选择自由、法治意识等新鲜因子,如今,人们更习惯在“抚养”和“赡养”构筑起的话语来支撑当下的尽孝之道,却也还是得在“能养”和“无违”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

  老人在社区捡垃圾的行为和见不得“挨打还赔钱”的心态,未必是情感的寂寞和脾气的固执,那不过是在本本分分地按照乡土社会的规矩套子“赶路”而已,他不想改变已经习惯好几十年的生存方式,物质更丰饶的市区里那200平米的大房子是“能养”的表征,也是孝心的表达,但这对一个几乎“无欲无求”的老人不会有丝毫诱惑力,只要老来有伴儿,身体还硬朗,吃穿用不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住着,儿子间天来探望,就算是“颐养”天年了。

  细致地看,这种“固守”又何尝不是无畏无私的爱意表达呢?对于公民社会里的人际调谐,老人的简单义愤有时就得让位于中青一代的法治意识和顾全大局,但对于晚年如何才能“安度”,得谨守“无违”的警句,决定权只能先由老人掌握着,哪怕先顺着老人,商定一个过渡期,让老人自己试住几日,在舍与得间做掂量,并逐步建立起告别老黄历、适应新环境的自信。无论怎样,将老娘先接走逼其就范的法子,用药过猛,伤了老人的“”,严重违了老人的意,难怪老爹会扔砖砸车、告你“不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