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旧痕中探创新之路
保护开发后的陶溪川。本报记者王景萍摄
本报记者 蒋少征 王景萍
以瓷立市的景德镇,曾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瓷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宇宙、建国等十大瓷厂的相继成立,延续了千年瓷都的历史文脉,推动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突飞猛进。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十大瓷厂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了一座座老厂房、老窑炉、老烟囱。
工业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珍贵记忆。如何将老厂区活化出新风采,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同步?近年来,景德镇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引起广泛关注。那么,景德镇是如何攻坚克难的?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又在哪?日前,记者以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以下简称陶溪川)为重点,进行了实地采访。
坚定选择保护利用,忍痛放弃房地产开发
“1000多年的窑火生生不息,传薪不止;100多年的道路迂回曲折,迤逦向前。”近日,记者在位于陶溪川的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里,在声、光、电的世界中,沉浸式感受着近现代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巨变。站在痕迹斑驳、历史感厚重的老窑房前,记者的思绪,也很快被带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为陶溪川精神灯塔的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创新奖,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数年前,这里只是宇宙瓷厂一个破败的烧炼车间。”年过花甲的许绍文,是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馆长,作为一位老瓷业人,亲历见证了十大瓷厂的历史变迁。许绍文介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陶瓷企业退城进郊等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宇宙瓷厂被闲置。之后,许多生产车间被租赁给个人开作坊、养狗、修车,厂区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环境恶劣。
尽管十大瓷厂都已经闲置没落,但处于主城区的地理优势,导致其土地还是引起了不少房地产企业的兴趣。承载着陶瓷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的老厂区,究竟是进行房地产开发,还是进行保护利用?许绍文告诉记者,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选择了保护利用。2012年,该市专门成立了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陶邑公司),启动实施陶溪川等项目,拉开了对宇宙瓷厂等工业遗产进行综合保护利用开发的大幕。
没有经验借鉴,用创意瞄准最高标准
“面对破败不堪的老厂区,没有任何适合本土化的保护利用开发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但是,重任在肩,我们就算‘摸着石头也要过河’。”陶邑公司党委副书记冯俊感慨道,“一路走来荆棘满途,陶溪川是在不断自我革新中拔节生长的。”
“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冯俊介绍,陶溪川作为景德镇致力于打造中国地标性文化湿地的重要项目,投资力度大、空间纬度广、历史跨度长。为了体现陶溪川项目的高端、前沿,景德镇通过策划竞标的方式,邀请国内知名策划战略研究机构担纲项目总策划,最终确立了将陶溪川打造成世界艺术创意交流平台、国家文化复兴先锋示范区、江西特色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城市工业文明保护典范的高规格定位。与此同时,还邀请了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院负责总体设计,日本HMA建筑事务所、韩国履露斋等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参与设计,充分保证了项目规划设计的高品质与前沿化。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2013年4月,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的陶溪川项目(一期)正式动工。陶邑公司总经理熊洪华告诉记者,在对工业遗产实施保护利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一切破坏其完整性和原始性的改造活动,秉承“坦诚真实”原则,陶邑公司始终坚持不做旧、不造假,完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真正留存时代信息与印记。如独具特色的“包豪斯”锯齿型厂房、高耸的烟囱和水塔、不同时代的老窑炉、各种工业化管道,以及粗糙的墙壁和墙上的老标语、口号、青苔等均保持原汁原味。利用原有的老厂房空间,经过保护、改造和利用,还建成了邑空间双创平台、陶公塾教育研学基地、B&C设计中心、直播基地、陶溪书馆等一大批生产生活设施。
昔日炉火熊熊的烧炼车间,被打造成美术馆、博物馆;过去灯火通明的彩绘车间,化身为艺术工作室……曾经的老厂区借助发展升级理念,迸发出创意之光。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陶溪川大步走向全国
在保护利用开发的过程中,陶邑公司与其母公司景德镇陶文旅集团瞄准年轻人这一目标人群,围绕青春、时尚、活力等核心元素,确立了“陶溪川为生活造”的理念,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年轻人造梦空间,引进品牌企业和知名机构173家,涵盖文化交流、教育培训、艺术创作、休闲娱乐、品牌体验、陶瓷直播等一系列功能。
2016年10月,在万众期待中,耗时数年精心打造的陶溪川(一期)全面开放。截至目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余位艺术家驻场创作、游学和生活,每年分春、秋两季举行面向全球艺术家的春秋大集,每周举办两场面向全国青年创客的创意集市,携手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同济大学等举办展览100余场……通过业态的多元植入和有机融合,如今的陶溪川,陶瓷人看得到传统,年轻人找得到时尚,中国人觉得很洋气,外国人又觉得很“中国”。景德镇市工信局党组成员黄君表示,陶溪川不仅成为景德镇新的文化地标,而且通过“工业遗产+文化+旅游+设计+服务”方式,成功让工业遗产的内涵得到了不断延伸,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那么,陶溪川的投入和产出状况究竟如何?能否通过市场化真正实现良性、长远发展?面对这些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陶邑公司向本报独家公开了一组财务数据: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等方式,陶溪川(一期)总计筹集投入4.6亿元;近年来,作为陶溪川运营管理机构,陶邑公司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营收由2017年的6326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5亿元,资产规模从2017年底的31.4亿元提升至2020年底的145亿元;陶溪川入驻企业和机构的营收由2017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元。此外,陶溪川搭建的“双创”平台,还汇聚了“景漂”大学生创客1.7万人,带动上下游就业6万人。
“陶溪川的品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于陶溪川,景德镇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洪明华有许多话要说。借助陶溪川日益增强的品牌影响力,陶邑公司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文创产品输出及活动模式的整体输出,仅2020年就打造“陶溪川”品牌文创产品1900余款,并将品牌形象店开到了北京、重庆等全国多地。此外,“陶溪川”现象还引起了全国许多工业城市的关注,纷纷前来取经或洽谈合作。目前,陶邑公司正在与陕西省铜川市、浙江省龙泉市合力打造“铜川版陶溪川”及“龙泉版陶溪川”,陶溪川的品牌之路越走越宽。
记者手记
老厂区活化出新风采。在景德镇城区穿行,记者注意到,陶溪川现象,其实只是该市近年来大力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公开信息显示,景德镇目前有宇宙瓷厂、御窑厂、为民瓷厂和建国瓷厂四处国家工业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重庆,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将御窑厂与陶阳十三里项目等配套联动,打造中国手工业生产传承旅游示范基地;以中德工业4.0培训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将为民瓷厂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和艺术群落;以再现历史、留住记忆、重塑功能和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将建国瓷厂建设成全国一流的“双创”基地……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景德镇的一个个老厂区,正在不断焕发新活力。
“工业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工业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对推进城市结构调整与优化、构建和谐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再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洪明华表示,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已将工业遗产保护列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该市正在筹谋将一个个独立的工业遗产项目和陶瓷产业体系作为整体加以保护利用,让景德镇的工业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