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扫垃圾”罚千元 赖“账”商家被诉

13.02.2014  12:39

涉事的两家商铺。

涉事的两家商铺。

        《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后深圳首宗“不文明行为”被强制执行

        核心提示

        去年6月1日起,罗湖区东门步行街对行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动了真格,行人乱扔垃圾罚50元、商家外扫垃圾罚1000元的“以罚促管”方式成效显著,使得步行街路面每日清扫垃圾量减少九成以上,由此东门步行街成为治理范本继而向罗湖区乃至全市推广。

        不过处罚过程也有挫折,有被罚商家拒交罚款,直至被执法部门诉至法院请求强制执行。8个月的漫长时期,不仅考验着相关部门执法必果的决心,也向执法程序能否简化等方面提出了问号。

        本报讯 (记者崔宁宁摄影报道)路上乱扔垃圾、开店外扫垃圾,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也可能会对簿公堂领重罚。昨日,罗湖区东门街道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披露了将两个向公共场所“外扫垃圾”而拒不受罚的商家告上了法庭的案情进展,目前,罗湖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强制执行并下发裁定书。

        而据介绍,这将成为去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的首宗与文明行为有关的强制执行案件,也或是全国首例当事人因“外扫垃圾”的不文明违法行为被法院受理并裁定强制执行的案例。

        外扫垃圾被罚

        商家拒不交钱

        去年6月1日,东门步行街开展为期3个月的“垃圾不落地,东门更美丽”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行人乱扔垃圾罚50元、商家外扫垃圾罚1000元,让许多市民大呼动了真格。截至目前,东门步行街区累计处理行人乱丢垃圾1012宗,其中立案查处200元的案件22宗,劝诫739 宗;门店外扫垃圾37宗。

        不过在被罚行人、商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及时缴纳罚款以外,因外扫垃圾被处罚的37家门店却有2家拒不缴纳罚款,在法定期限内也未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最终被罗湖区城管局诉至法庭。

        “这两家门店都是由监控摄像头拍到外扫垃圾的”,东门街道执法队副队长赖勇强介绍,当事人温某,于2013年6月1日在罗湖区鸿展商城1—J28之1店铺内向街道清扫垃圾;当事人陈某,于2013年6月14日在罗湖区解放路宝生大厦1—01号店铺内向街道清扫垃圾。

        街道执法队立案调查后,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于2013年9月18日对上述2个外扫垃圾的门店分别作出处罚1000元的行政决定,并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执法部门催告无果

        两商家被诉至法院

        送达《处罚决定书》的数月里,被罚商家仍未接受处罚,去年12月9日执法部门再向2商家送达了催告书。无果后,城管执法部门去年12月27日向罗湖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行政处罚后,当事人有一个月的法定期限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赖勇强说,不过当事人未采取上述两种方式抗辩,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最后也是无奈的办法。

        在两份《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行政执行裁定书》上,记者看到,法院经审查认定2宗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且“被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诉讼,经催告亦未履行义务”,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

        据介绍,今年2月7日罗湖区城管局收到《裁定书》。该裁定也于送达之日起生效,罗湖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将依据法定程序择日对2宗案件进行强制执行。

        目的:

        诉至法庭意在

        社会教育效应

        东门街道罗志威书记表示,之所以下定决心、动真格,将乱扔垃圾拒受处罚看似轻微的违法行为告上法庭,“最终目的在于起到社会教育效应而非强制处罚”。接下来,东门步行街还将继续加大对“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

        反思:

        执法程序

        仍需简化

        市城管局法制处刘爽汉副处长表示,诉至法院强制执行,一方面不仅彰显了法院的权威,解决商户不交罚款不申请复议的“你奈我何”态度,一方面法院强制执行也是国际惯例,可以减少城管执法的正面冲突,是未来城管执法的发展方向之一。

        “不过程序上可以更简便一些,深圳应该利用好手上的立法权,为这方面做出尝试”,刘爽汉说。

        涉事两商家

        各自有话说

        一家说:小疏忽罚一千太离谱

        一家说:店铺已转手换老板了

        “我们知错,但处罚1000元有点离谱”,在步行街解放路宝生大厦一家名叫“雅仕服饰”的男士服装店,老板娘杨女士在忙着招待顾客,她是2家当事商户之一陈某的妻子。她认为仅仅是一个小疏忽却被重罚,有些不近人情。

        杨女士说,去年6月14日晚12点,店铺在打烊前清扫垃圾,但没想到把垃圾扫出去一些被执法队通过监控逮个正着。“以前我们店门口就有垃圾桶,平时都是自觉把垃圾倒入桶中”,杨女士说,但去年店门口的垃圾桶搬到了对面,他们仅仅是一时疏忽而没倒垃圾入桶。

        对于不缴纳罚款,杨女士说步行街在去年整治行动前宣传时是“处罚200元”,她认为被处200元可以接受,1000元还是太高。当记者说根据有关市容条例,最高200元是针对个人而非商户时,杨女士则转口“交不交让我老公来办”。

        而另一家名叫“裙缘专卖店”的当事商户,店员称,老板温某已于去年12月将店转手,现在的老板姓刘。而东门街道执法队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家店其实“换汤不换药”,店铺仍是原样,店员也没换,“可能是温某注销了营业执照,再换由他家人重新注册执照”。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