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被盗50多头 谁来保护醪桥镇农民的耕牛
在农村,耕牛是农民的命根。近年来,伴随着活牛价格飞涨,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农民安全防范漏洞盗窃耕牛,破坏了农业生产,更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安全感。
近日,吉水县醪桥镇农民向本栏目反映,该镇日岗、山头、槎滩等村从2009年以来先后有50多头耕牛被盗,今年2月山头村和坎头村又有3头牛被盗,损失的不仅是劳动力,更延误一年的收成,被盗的村民非常痛心。村民反映,他们先后向当地派出所、县公安局报警,但都不了了之。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并深入调查,将盗贼绳之以法。
深夜耕牛屡屡被盗
4月17日,记者前往吉水县醪桥镇,来到山头村了解耕牛被盗的情况。
施昌禄讲述了自己发现耕牛被盗时的情景:2月14日早晨,他准备牵牛外出耕地,走近牛棚时,发现牛棚的锁被撬,大黄牛和小水牛不翼而飞,他心急如焚,赶紧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当地民警来到他家做了笔录后,要求他自己寻找线索。
不到半个月,2月27日晚上,在邻近的坎上村上汉洲小组,今年69岁的孙发伦养的一头母黄牛突然消失,他说,怕牛被盗,他还特意在牛脖子上拴了铃铛,可还是被盗了。
附近村民听说有记者前来采访耕牛被盗的事情,纷纷来到山头村。槎滩村村民易教惠愁眉苦脸地说,他家大水牛是2009年10月一个晚上被盗的,那是一头正值壮年的牛,当时市场价格近万元,那个晚上槎滩村共有7头牛被盗,至今音信全无,他还说:“水牛被盗后,2011年我花2000多元买了一头小黄牛,如今也正值壮年,我害怕牛被偷,天天提心吊胆。”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山头村和日岗村分别有20多头牛被盗,槎滩有10多头牛被盗,在坎头村、江口村也有许多农户家的耕牛被盗。
耕牛被盗有多个共性
在采访中,20多位村民向记者叙述耕牛被盗经过,看似村民疏忽大意,实则耕牛被盗有着多个共同嫌疑点。
盗贼专偷年长者家的耕牛。施昌礼今年82岁,2013年11月他家一头黄牛被偷,他再也买不起耕牛,只能撂荒不种地;施勇明今年60岁,在2013年2月被偷了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后数日未眠,为了养家糊口,他借贷6000元买一头牛……施勇明说,盗贼只选择年长者是因为很容易摆脱追赶,且年长者被盗后多数忍气吞声。
农户耕牛被盗之前,有牛贩问询。日岗村都陂下小组张安友眼含热泪说,他家养着一头种牛,由于这头水牛体格强壮,每年为其他耕牛配种就能赚到8000多元。2012年12月,一位双村连城的牛贩白天曾来打探他是否愿意出售种牛,他拒绝出售后,当天晚上种牛就悄然消失。与张安友一样,孙发伦家的耕牛被盗之前,也有两位牛贩到他家收购母牛和小牛。施昌礼说:“牛贩分明是打着问询价格的幌子,探明农户放耕牛的位置。”
农户耕牛被盗之后,就会有牛贩上门推销耕牛。2011年7月25日晚上,施从华家一头大水牛被盗后,就有人问他是否需要耕牛;2009年 4月,日岗村的施争明、施爱昌、施从生三家同时有耕牛被盗,他们在一个月后就听村民说某某村有耕牛出售。
盗牛案缘何至今未破
缘何如此之多的被盗案件竟都不了了之,当地警方是否予以足够的重视?4月18日,记者来到吉水县公安局,了解相关情况。
醪桥镇派出所所长称,他是去年调到醪桥镇派出所的,派出所只办理失窃价值2000元以下的案件。去年以来,该镇有村民相继报案耕牛被盗,被盗耕牛价值均超过2000元,因此,派出所首先派民警实地查看,其次收集相关线索,并把重要线索提供给县刑警大队,盗牛案主要由刑警大队侦破。
负责日岗、山头、槎滩村的片警则称,这些村通往国道105的监控设施一直处于瘫痪状态,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许多农村有多个出口,而派出所警力不够,给民警守夜蹲点破案带来诸多困难。
吉水县刑警大队民警宋建华表示,近年来,吉水县盗牛案频发,去年他们主要集中精力破获乌江镇、白水镇等盗牛案。如今,醪桥镇集中出现盗牛案件,他们会集中力量侦查,全力破获此案。
如何破解耕牛被盗难题
盗牛案频频出现,农民对盗贼防不胜防,那么如何破解农村耕牛被盗难题呢?
从事运输的施小军听说村民的耕牛被盗,记在心里,有意在工作中四处打听醪桥镇的牛市信息。他说,在醪桥镇,耕牛若是屠宰后卖肉,其实不值钱,反而是买卖活牛才值钱。在醪桥镇耕牛市场上,最熟悉牛市信息的莫过于牛贩,谁家需要牛,谁家有牛出售,他们最清楚,如果能从牛贩入手,统一登记耕牛买卖信息,这就好比给耕牛配上了身份证,盗贼很难出售耕牛。
吉安市养殖协会负责人丁小玉表示,破解耕牛被盗难题,在全国很多地方有不错的经验,在广西南宁就推出“电子牛栏”,即村民们在耕牛圈养场所及进出村主要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在牛栏围墙上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只要牛栏被非法打开,自动报警系统就将把信息发送到治安联防队员手机上,形成完整的视频监控和安全防范网,但这需要资金支持。(记者 陈化先)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