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多成行少 江西“顺风车”长假遇尴尬

09.10.2014  08:23

  “国庆假期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原来五分钟的车程假期要开半小时以上,过座桥甚至要一个多小时,开车堵、坐公交堵、打车难,老实在家里得了……”家住南昌市民德路附近的陈女士对假期的交通状况显得无奈。

  一边是人流量剧增造成的出行难题,一边却是公益顺风车无人问津。据统计,国庆假期,在江西顺风车微信公众平台上,车主发布路线826条,共计1988个免费空位,成功匹配的只有48条。

  “如果以每辆大巴30座计算,这相当于浪费了约67辆车次的运力资源,如果以平均每节64座8节车厢的动车来算,相当于浪费了30多节动车车厢(4列动车组)的运力资源。”顺风车公益基金江西负责人卢武强说道。

  免费又方便 “顺风车”仍供大于求

  8月6日,江西顺风车微信公众账号正式推出,目前已有超过5000名司乘人员实名注册,其中65%为车主,35%为乘客,5%兼具车主、乘客双重身份。

  据介绍,用户只要在微信公众号中输入“江西顺风车”(或“jx-sfc”),就能订阅江西顺风车微信,查看实时发布的路线。实名认证后,用户还可获取车主和乘客提供的联系电话。记者使用时发现,在江西顺风车微信平台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后,大概只需几秒的时间便可通过验证。

  “若同一方向的人能整合一下,按照顺风车的模式上路,不仅可以对假期道路拥堵有所缓解,还可以达到减少废气排放的环保效果,但就我们7天统计的数据看,乘客并不买账。” 卢武强遗憾地说。

  江西高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昌北收费站10月1日至6日的车流量约为14万辆。“如今私家车空载率越来越高,势必影响到交通的顺畅,毕竟车多了路就会更为拥堵。”

  咨询多成行少 车主爱心无处安放

  为了扩大江西“顺风车”的影响,卢武强及他的团队还联合多家媒体和社会公益人士,定期为“顺风车”进行宣传推广,但效果始终不理想,这让卢武强十分担忧:“我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呼吁车主奉献免费空位,但是愿意搭乘的人这么少,我担心部分爱心车主会因此失去信心。”

  郭东亮是某公司的市场运营总监,也是江西“顺风车”的社会义工,他认为“顺风车”成行难有多种因素:“客观上,虽然有很多同方向的乘客来电咨询,但由于时间、空位数量不匹配等原因,真正搭乘的人很少;主观上,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危机,尤其是女性乘客顾虑较多。”

  高旭加入“顺风车”才两个月,“最初我还是被朋友误打误撞拉入微信群的,但后来了解这个公益项目后觉得很有意义。”国庆假期,他曾提前一天发布南昌到修水的路线,并提供了3个空位,第二天就有2个匹配的乘客来搭车。“没人搭车多少会有些失落,但我有信心,这个月开始,我还准备发布从下罗到青山路区间的路线,欢迎同方向的乘客来搭车。”

  让“顺风车”成为全新的出行方式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廖晓明教授认为,解决“顺风车”载客难的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媒体的宣传、社会诚信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完善。“只有从法律层面保障了车主和乘客双方的利益,才可能让公益项目得以延续。”

  据了解,2013年12月,北京出台了《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其中第五条提到:“上下班通勤合乘和节假日返乡、旅游合乘各方当事人,可以合理分摊合乘里程消耗的油、气、电费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费用。”

  “未来我们肯定也会逐步建立起对爱心车主的补助制度,比如允许车主以平摊成本的方式向乘客收取一定费用,但费用一定远低于正常乘车费用。”卢武强表示:“‘顺风车’不只是一个公益项目,未来应该成为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下一步我们将实现‘顺风车’的语音功能,甚至开发‘顺风车’手机软件,让更多人更方便地搭上‘顺风车’。”

   江西日报见习记者 杨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