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警惕美国海上霸权 担心航运遭封锁

12.11.2013  15:11

日媒称,在海军发展与战略的各种细节问题之下,存在一个基础性问题:中国是否接受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和商业秩序,或者,中国是否更希望这一体系受到限制甚至被推翻?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1月9日报道称,在当下这个时代,现实世界的事情正在逐渐向国际关系理论靠拢——特别是“公共物品”理论。这一理论的概念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强国提供如海事安全之类的公共物品,能够令众多海洋国家受益,那么这些国家就应当接受——或是应当至少避免试图破坏——强国对于海洋的统治权。这很有道理。如果有人坚持要利用自己的资源来保障你的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报道称,这不是一种新观点,尽管这个冠冕堂皇的政治学标签是新的。外交官艾尔·克罗著名的1907年备忘录是战略家们时常会援引的一个历史案例,这个备忘录解释了为何敌对的势力和第三方国家都甘心服从于英国的海上霸权。克罗认为,它们可能并不喜欢英国强权下的和平,但是大不列颠是一切潜在的航海霸权国家中最无异议的。皇家海军通过以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方式监管海上航线而赢得了合法性。提供公共物品,打消各方疑虑。

那么,克罗的逻辑今天是否依然行得通呢?如果行得通,它是否适用于西太平洋这个美国的海上力量可能会遭遇最强硬挑战的地点呢?中国是否会赞同公共物品逻辑呢?那些援引《克罗备忘录》的人,都倾向于认为答案不言自明:是的!或者说,至少应该是这样。但是,深入思考之后,就没那么确定了。如果北京阅读了一战历史,就会想起英国在战争爆发之后撤销了其海洋管理权。海洋成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交战的另一个战场,双方都使尽浑身解数切断对方的海上贸易。如果某个亚洲争端——台湾、钓鱼岛等等——导致在西太平洋发生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美国恐怕不会保护中国的商人。现实恐怕恰恰相反。而且确实,西方战略家们一直津津乐道于辩论远程封锁中国商业航运的价值。

对于北京来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时刻警惕美国几乎瞬间就会利用自己的海上霸权来对付中国的中国战略家们来说,艾尔·克罗的完美理论并不能令人觉得宽慰。这么说来,公共物品理论对于平息中国战略群体中的“最坏情况”思维意义不大。不要假想学术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吧——不论对于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来说这些理论是多么合乎情理。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