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毕业班学生扛大米夜行25公里 家长陪同拍照

11.01.2014  17:55

[ 摘要 ]“你是男生,怎么才装了3斤?”一名男生被刘师傅“批评”了。

昨晚,市区望江路,一组学生在卡点签到后马上又跑着追赶前面的同学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1月11日讯: 拎着2.5公斤重的大米,在城市“暴走” 25公里。昨天下午4时,温州第十九中学组织的主题为“深入都市生活,体味人生百态”远足活动开始,活动持续到当晚11时结束。

该校九年级和高三年级共3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有学生中途退出,有人主动帮同学扛起了大米,还有人用应急灯帮同伴照路……

学生的复习进度会因活动受影响吗?身体能吃得消吗?面对一些家长的疑问,有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吃苦”教育同样有利于成长。

学校组织远足活动——瓯江夜行

参加对象:九年级、高三毕业班学生

活动要求:负重走25公里

活动形式:5-6人一组,每组负重15公斤大米,平均每人2.5公斤,原则上只允许团队内互助;

除此之外,每名学生还可携带当做晚餐的一个苹果,两个鸡蛋,两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为了增加趣味性,沿途设有六个卡点,校方要求每组学生到达卡点后,到卡点负责老师处签名并领取一枚纪念章,只有全队所有组员均领取6枚纪念章,才算完成任务。

回执单上家长“不同意

学生把“”涂掉后上交

九(3)班班主任张立东说,下周四是期末考试的日子,这次远足会不会打乱学生复习计划,耽误功课。这是他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担心的。

高三(3)班的高哲凡的腿有旧伤,医生建议他不要做剧烈运动,所以他父母在《致家长一封信》的回执单上注明:不同意参加。“高哲凡把其中的‘不’字涂掉后,把回执单交给我。”这让班主任张莉有点哭笑不得。

学生自带大米缺斤少两

食堂“严格执法”补了85公斤

昨天下午3时30分许,学生在校门口准备出发,他们手中袋子里边装着事先从家里带来的大米。学校食堂的刘师傅搬来一个磅秤,摆在校门口,所有学生出发前,都得先过他这关。

你的不够份量,来,我要再放点。”九(4)班的一名女生个子不高,但是刘师傅没有“网开一面”。

你是男生,怎么才装了3斤?”一名男生被刘师傅“批评”了。

当天,刘师傅为缺斤少两的学生补充了共约85公斤大米。

大家都要遵守规则,谁也没有例外。在结束行程后,还有专人对大米过磅。”吴长青说,学会讲求公平,也是学生应该学习的。

有人帮同学扛起大米,有人用灯为同伴照亮

活动开始了,高三(2)班学生祝榆刚沿着锦绣路走到物华天宝就说自己感觉到不适了,立即去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同学们说,祝榆以前曾做过手术。剩余组员继续前行。当他们走到位于瓯江路与海事路交叉口的第二卡点时,祝榆坐爸爸的车又赶了上来。原来,医生在看过他的情况后,认为他可以完成行走。祝榆决定继续完成此次任务。

高三(5)班的邹子豪,和同班的4名女生组成一组。同组的两名女生身体不适,邹子豪二话不说扛起她们俩的米袋子。“男子汉嘛,我该做的。”他说。

九(2)班的岳伟,带来了一盏应急灯,昨天傍晚5时40分许,天色渐暗,他走到队伍后面,打开灯,为走在前面的同学照明。

妈妈陪着孩子一起夜行,一为支持二为沟通

九(1)班的胡林涛和另外4名男生组成一组。活动中,胡林涛的妈妈林女士跟随着队伍,一并前行。林女士是上班族,昨天她特地抽空赶来,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孩子学校活动的支持。

林女士说,她平时忙于工作,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不多,这次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在远足的过程中与孩子亲密沟通。

昨天下午,学生刘静娴的妈妈也特地请假,和女儿一起远足。她一边走一边拍照上传微信,还当起了安全护卫员。不过,她没有帮女儿扛米。

冲锋队”如愿夺魁,发表“获奖感言

最先跑完25公里并返回学校的,是高三(1)班黄自福等五人组成的“冲锋队”,时间是当晚7点45分。

我们出发时就设下两个目标,一个是拿第一,一个是跑进2个半小时内。第一个做到了,但时间超了,估算失误……”林鹿胜说,他们与第二名那一组的较量“那是相当激烈”。

我们在第二个点之前保持领先,在第三个卡点被反超。结果他们在第四个点跑过了头……在第六个点,我们又被追上。胜负在第七个点才见分晓。

虽然是第一名,但五个男生表示“累坏了”。他们说,一开始觉得这些大米不算什么,“到后来,感觉5斤变成了10斤,手也越来越沉。”一名队员说,他一开始是拎着的,后来干脆扛起来。

队员们说,前天刚考完试,正愁没机会释放一下压力。“(虽然高考越来越近)运动明显比以前少了,这次跑下来也感觉体力不如从前,但只要还有机会,一定还会参加。”

校长解释夜行原因:重压前行,也要学会享受人生

天冷,再加上夜晚出行,意想不到的困难可能会很多。”温十九中校长吴长青说,学生往往白天在学校学习,夜晚行走能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另一方面,在行走中,他们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学、老师,甚至是路人的帮助,也可能会遭到拒绝,这些正体现了活动的主题——体味人生百态。

吴长青说,瓯江夜行,学生们可以欣赏美丽夜景,他试图让学生们明白,在重重压力下艰难前行的同时,也会有美丽的风景围绕在身边,就看你是否懂得放松,欣赏景色,享受人生,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人生所需要承受的负担。

毕业生不是只有学习,专家为“吃苦”教育点赞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奇表示,九年级和高三,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如此艰难的远足活动中,学生们需要负重行走,如果无法坚持,可以选择求助团队,这可以让他们明白,孤掌难鸣,团结才是力量。而选择毕业班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出发点很好,可以以此教育学生,人生不仅仅只是学习。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中高考中发挥失常,甚至落榜,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却能异军突起,超常发挥。这与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很有关系。”周奇认为,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吃苦”教育,的确急需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这样的活动是一次好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成长的非智力因素。

不过,每个学校应当从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活动,不可盲目跟风。“气温和雾霾天气或许是学校在选择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需要更多考虑的因素。”不过周奇认为,活动好不好无需他人评判,亲身参与的学生们才最有资格发言,如果他们从活动中获得了成长的快乐,那就足够了。(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 温都记者蒋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