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专家称这是中国实力的胜利

06.10.2015  17:19

【导读】李克强总理致信祝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关注:中国的实力和中医药的胜利。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昨晚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北京时间昨天下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治疗疟疾新疗法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喜讯传来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李克强在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屠呦呦对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始于近半个世纪前。1969年,作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团队开始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她历经380多次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终于在1971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新型抗疟药奠定了基础。

屠呦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虽然当时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但是这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做成。

屠呦呦:国家需要就必须持之以恒的把它做出来,应该有这种信念和信心,其中过程确实是非常曲折。

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看来,这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将会带动中医药的新一轮发展,还有很多植物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胡善联:中医药的发展对全球有着很大的贡献,现在中药材也是全球比较重要的一种药物,青蒿是一种,当然还有很多植物药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在莫言之后,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获得诺奖。这是中国人捧回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既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是中医药的胜利。屠呦呦诺奖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20世纪中期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共有8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崔琦、高锟,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和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呦呦。这8人中,只有屠呦呦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听到这个消息,您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刘澄:做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振奋,一个中国本土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一扫中国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不能创造出世界性科研成果的魔咒,而这次屠呦呦的获奖证明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及中国的科研体系是有能力创造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的,应该说是中国科研实力的综合体现。

对屠呦呦的获奖,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获奖源于三个“第一”。

张伯礼: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入到“523项目”当中;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活性的这一药物;第一个把它用到临床且正式有效。这三个第一是大家公认的。

经济之声:屠呦呦获奖对中国科技领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刘澄:我们要反思或总结中国科研院所如何创造出世界顶尖的科研成果。第一,我们不能忘记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是全国科研大协作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这就证明了科研需要集体合作,集体攻关。在这点上,优良的传统不能放弃。第二,这也证明了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总结和提取的能力。可以说青蒿素的发现,证明了中国科研分子所掌握的科技工具、分析能力和线索是能够创造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的。

我们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说,从屠呦呦的科研经历中可以发现,创新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并非个人的单打独斗。

李玲:创新发明不仅仅是在杂志上发文章,也不是个人的成名成家,而应该是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当年目标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找到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病的药,然后大家群策群力、集体协作,尽管屠呦呦今天代表团队领奖,但是这个奖应该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默默无闻奉献的那一代人。

经济之声:我们希望屠呦呦的获奖只是国人在诺贝尔科学奖迈出的第一步,还能有中国科学家源源不断地获得这一殊荣。那么,在打造创新型大国强国的过程中,怎么发挥好创新驱动的作用,培养出越来越多为人类社会做出众大贡献的科技人才?

刘澄: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攀登世界科研的高峰,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我们要强调建立一个创新的氛围,或者是提倡原创精神,首创精神。这次屠呦呦能获奖,本身是团队贡献,但为什么是屠呦呦呢?这就是对她在整个团队中的首创精神进行了鼓励。张伯礼院长提到的三个第一就是对屠呦呦在整个研发过程中首创精神的肯定,所以今后应该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构建一种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体系,让科研知识分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安心工作。同时,自屠呦呦参与科研以来,她40多年始终不渝的就干这么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好,做到世界的顶峰,这点精神特别值得我们中国的科研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学习和借鉴。

经济之声:您对于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有哪些建议?

刘澄:首先,科研知识分子应该怀有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做到淡薄名利,不要有太多的浮躁心理。第二,从我们科研知识的考核体系来讲,也不要过于浮躁,不要仅仅把重心放在知识分子年复一年的论文和考额数量等方面,要允许科研的失败,要有宽容的精神,相信知识分子,鼓励知识分子长期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现在的科研考核体系过于浮躁,过分的要求提前快速出成果,导致很多科学家不能长期坚持在一个领域且很多科研知识分子都不能进行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