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主体责任 让“三转”真转实转转到位
市、县党政领导支持纪委"三转"还有哪些不足?
王长勇(山东省新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一是压力传导不到位。深化“三转”涉及方方面面,但党委政府的支持尤其重要。单纯依靠基层纪委自身去协调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难度较大,遗留问题也很多。因此,需要上级党委对重大机构、职能的调整,监督方式的转变等,尽量直接传导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软要求”变成“硬杠杠”,为纪委“三转”营造一个齐力推进的良好氛围。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总的来看,当前基层在“三转”上还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了以往纪委在重点工作中“事事帮忙”的做法,对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三转”要求退出的一些工作消极应付,不够支持和配合。
宿斌(四川省宜宾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我认为不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有的领导对一些推不动的工作,仍习惯于借助纪委权威,让纪委到一线去推动。特别是在纪委书记不分管其他业务工作以后,有的领导认为纪委没什么具体事务了,便把纪委当作“机动力量”,让其参与和处置突发事件和临时性工作。另一方面是有的领导在纪检监察人员调配上,安排的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年纪大、安于现状,专职不专业,具体表现为不懂政策、法律法规,发现不了具体问题。
徐志勇(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三转”以来,我区原来参与的114项议事协调机构退出了92项,只保留了其中的22项,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征地拆迁、打击违章建筑等急难险重的任务时,区委、区政府领导认为有纪委监察局参与其中,工作力度会更大,更容易推动工作,所以往往会习惯性地让区纪委监察局派人一起参与。所以在面对一些中心工作时,区纪委监察局依然要参与,并没有真正退出,也难以完全退出,这些工作依然牵扯了纪委的一些时间和精力。目前看来,“三转”需要党委政府跟着纪委一起“三转”,对于明确退出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再让纪委监察局一起参与。
邢德广(湖北省竹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湖北省竹溪县纪委在深入推进“三转”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少数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往往让纪委“三转”陷入尴尬境地。如,由于“两为主”制度在县级还不完善,导致县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纪委常委以下的干部交流难、提拔难,干部“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
陈仕丽(福建省政和县纪委常委):省市县统一安排的中心工作,地方党委政府还是习惯性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参加过程监管,为当地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涉及一些重要岗位或关键部门及其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习惯出面讲情,要求轻处理或简单批评了事,等等。
还有多位县纪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县党政领导支持纪委“三转”工作的不足主要是在实际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党委政府的态度是“又爱又恨”,比较纠结。一方面认为通过查办案件可以让干部队伍保持廉洁高效,让党委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地位有威望;另一方面又担心对一些特殊领域的深入监督会影响项目上马,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市、县党政领导支持纪委"三转"还需做好哪些工作?
刘贤军(山东省沂水县委书记):深刻认识“三转”重要意义,将支持和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确保“三转”落到实处。一是县委要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突出主业、理顺职能,做好“退、转、调”工作,确保更好地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全力支持纪委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后不再让纪委参与;调整纪委书记分工,明确县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全面工作,与纪检监察主业无关的工作不再牵头和参与。在工作安排上要求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做好“转”的承接。三是着力在组织上提供“转”的保障。“三转”之后,纪委责任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纪检监察队伍需要加倍关心和爱护。县委大力支持县纪委强化自身建设,为纪委开展执纪监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优化办公场所配置,为县直部门派驻机构解决办公场所问题,实现集中办公;全力支持纪委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召集组织、编办、人社部门研究解决纪委机构设置问题,着力优化纪委内设机构,解决职能交叉重叠问题,突出办案力量;配优配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组织遴选考试,从各单位遴选优秀公务员充实纪检队伍。
张健(甘肃省张掖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好带头、带领、带动作用,全力支持纪检部门“三转”、履行监督职责。首先,进一步强化“转”的意识,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转变职能。其次,进一步落实“转”的举措,积极协调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纪检监察机关退出的有关职能及时跟进补位,避免出现任务断层、责任真空。再次,进一步做好“转”的保障,一如既往地支持纪委监督执纪、查办案件,做纪委的坚强后盾。
毛宏芳(浙江省余姚市委书记):积极支持和保障纪委“三转”,市委要在统筹协调、干部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纪检监察干部专职化、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内设机构等工作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保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发挥执纪监督问责作用。
袁仁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委书记):近几年,建阳区委在落实主体责任、支持纪委“三转”上做了不少努力,但在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部门配合方面还未做到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在队伍建设方面,纪检监察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高素质的队伍,因此在选用纪检监察干部上,需要针对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特殊性综合考虑,更加审慎;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专干之后,不再分管人、财、物,有利于突出主业,但也因此无法更好地融入部门业务,缺乏对业务知识的了解,不利于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因此,在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上,需要创造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满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形势。此外,纪检监察干部因为查办案件往往影响个人考评测评,如果按常规考评机制,势必影响纪检监察干部考评结果,乃至影响纪检监察干部的提拔任用,因此,需要创新干部考评机制,在考评纪检监察干部时充分考虑岗位的特点,采取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式方法,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专项考评。在部门配合问题上,就需要出台相应的问责机制,使办案取证更加畅通。
郭华(贵州省毕节市人大副主任、纳雍县委书记):县委书记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率先垂范勤政廉政的同时,要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立足“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要为纪检监察机关“瘦身”。 全面清理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为纪检监察机关瘦身、松绑、复位,将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执纪监督问责上来,让纪检监察机关从“面面俱到”向“术业专攻”转变,从“四面出击”向“重点突破”转变,从“过程参与”向“执纪监督”转变。二要为纪检监察机关“强身”。要从人事部署上给予纪检监察机关支持,因为纪检监察机关业务性强,同时又必须要有懂经济、法律、财务等人员,所以在人事安排上要考虑周全,让守纪律、懂规矩和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让纪检监察干部会办案、能办案、办铁案。(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