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干部驻村“1+2” 强基固本聚民心

19.10.2015  11:34

李大爷,您反映的村内不通自来水的问题,我们已经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年底就会解决”、“蔬菜产业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可以进一步发展大棚蔬菜和水上蔬菜,使其成为富民强村的特色产业”……金秋时节,行走在万年县各个村居,处处可见党员干部找项目、寻产业、帮民困、解民忧的身影。

今年以来,万年县把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推进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推动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集中选派456名干部到全县152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和“双助理”,形成干部驻村1+2的模式,并选派40名名誉书记和发展顾问,推动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走出一条“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干群连心为纽带,以驻村帮扶为抓手,以解决群众诉求问题为着力点,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新路子。目前,该县驻村干部共精准识别贫困对象17772人,收集意见建议5600多条,调处矛盾纠纷865起,为民办实事1680多件。

选优配强确保“能干事

担任第一书记,不是为了‘镀金’,也不是走走过场,而是要实打实地为村里发展、百姓致富想办法、出实招。”万年县文广新局选派到齐埠乡星明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陈仰权说。驻村以来,他很快完成了从机关干部向村干部的角色转换,积极争取县供电部门支持,为程家垱村小组落实8万元变压器架设资金,并争取2万多元扶持资金修缮“民事代办站”,村干部和村民无不向他竖起大拇指。

为把最优秀的党员干部选派到村居,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万年县坚持“选优配强”的原则,在选派之前做好前期调查摸底,充分征求被选派干部和被派驻村居“两委”班子以及群众代表意见,做到政治素质不强的不派、对基层工作不熟的不派、村居干部群众不欢迎的不派、下派干部不乐意的不派。

同时,坚持扬长避短,用人所长,并结合各村居实际,有针对性选派驻村干部。如对实施土地整理、水利兴修等项目的村居,从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选派。陈营镇石鼓村第一书记蒋宇和主任助理张智华利用作为国土部门干部的优势,积极沟通联系,加快推动了石鼓村总面积37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

强化管理促成“会干事

9月下旬,万年县抽调人员组成6个督查组,对全县各村居第一书记、双助理到岗到位情况进行督查,并发出督查通告。这是该县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

该县出台《万年县选派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及其他职务管理办法(试行)》,从选派任职、管理服务、业绩考核等方面予以明确。所有驻村干部下派期间行政关系、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转入派驻村,并与原单位业务脱钩,直接参与所在村(社区)“两委”分工。在考核管理上,建立部门选派、乡镇管理、县级督导的工作机制,将选派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单位绩效管理考核。驻村干部既参加选派单位的年度考核,又接受乡镇对所在村居“两委”班子的工作考核,充分听取村居群众的意见,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优晋级、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干部到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同时,该县明确驻村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派驻单位负责,并由所在乡镇解决干部驻村期间的“吃住行”问题,有效保障驻村干部安心驻村,静心工作。

尽心尽责彰显“干成事

脱贫致富引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党建工作组织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矛盾纠纷调处员、为民服务代办员……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广大驻村干部切实履行“九大员”的职责,尽心尽责,书写了小舞台干大事的精彩篇章。

引领百姓脱贫致富是该县开展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驻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县驻村干部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所驻村居实际,明确工作思路,发展致富产业,带领群众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汪家乡组织员陈仁根任该乡新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后,带领该村32名返乡农民工,创办无籽西瓜示范基地,亩均增收3000多元。

陈营镇永乐村第一书记吴维春利用自己担任县慈善总会副会长的优势,积极与县民政局和原单位沟通,为村民争取一千套衣服;大源镇山背村村民翁枭瑶因患肾衰竭急需一大笔治疗资金,该村第一书记叶波云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奔波,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捐款上万元。

基层组织更强,脱贫致富更快,社会风气更好,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万年各级驻村干部用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件件解民忧、纾民困的实事好事汇聚成股股暖流温暖着基层群众的心,让他们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徐声高 张 华)

来源:上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