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甘泉润民生 安全饮水惠万家

24.10.2017  19:05

罗小云厅长在鄱阳县深入农户查看自来水入户情况

乐平水厂水源共产主义水库

瑞金水厂

水厂

水厂

修水水厂取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现代社会国民的基本权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江西水资源丰富,境内年均降雨1600毫米以上,湖泊密布,水系发达。但是,昔日不少丰水的江西农村又缺水。那是因为“有水用不上”。这里的农村没有城市里的供水系统,常年只能打水井、接山泉,饮用水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治水方能治穷。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江西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长足进展。如今,一座座现代化水厂拔地而起,一条条管道送水到村,昔日饱受干旱之渴的贫困地区尝到“小康水”的滋润。不用去远处挑水,不用等“老天爷”降水,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流进了自家的水缸,农村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江西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事业发展,加强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运营管理能力,改善供水水质、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和谐宜居农村居住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旨在让农民在供水方面享受“同质、同价、同网、同服务”的“四同”待遇,最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乐平模式”成典范

江西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旨在让农民在供水方面享受 “四同”待遇,最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江西城乡供水一体化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有46个县(市、区)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这一模式打破单纯由政府或者单纯由市场来承担投资、建设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加市场的“两条腿”走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供水)均等化的目标,成为“全国率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典范。

乐平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并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5月,乐平市政府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五年时间里,企业与政府累计投入9.6亿元改造城乡供水系统,供水能力由原来的3万吨增加至16.5万吨。

目前,乐平90多万城市和农村人口的供水实现了“一统筹、五统一”,即: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城乡居民饮水不仅做到了“面的覆盖”,而且实现“质的提升”。 该模式被誉为“乐平模式”,成为“全省率先、全国前列”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典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目标,在于保质、保量、方便、经济、长效。‘乐平模式’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值得借鉴和推广。”水利部原副部长李国英在乐平调研后高度肯定这一模式。

开启“盈利”模式

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经济杠杆合理配置稀缺基础资源,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如何在与企业合作中合理规避风险、各扬所长、各取所需?乐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盈利”一:江西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打破城乡二元割裂的供水局面,将政府工程性补贴资本化,由产业资本通过长短期利益均衡,贫富区利益均衡,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产品资源配置,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差别,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

盈利”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流域化管理、区域连片的运营模式,成为未来水资源有效利用和提高运营效率的有效形式。各水厂在规划和运营时实行自来水厂互联互通,互备互用,盈亏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解决全市近90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全市城乡自来水同网同价同质。

盈利”三:城乡供水一体化打破农村民生工程单纯由政府和居民投资、建设、管理的模式,政府、企业、居民三力合一。责任主体在政府、建管主体在企业、筹资渠道在市场,实现“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的一体化、产业化、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打破企业以追逐利益为先,坚持以民生利益为先,以战略利益为重。水质检测组织管理体系更完善,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更加有保障。

乐平模式”下,政府较好地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群众便利地喝上了优质水,而企业则拓宽了发展空间。

助推脱贫攻坚

贫困地区饮水条件较差,大多数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供水保障能力较低。要脱贫就要让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江西省水利厅高度重视贫困地区饮水工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对贫困地区饮水工程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初,组织开展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需求情况的调查摸底,确保“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贫困人口全覆盖。各级水利部门主动对接扶贫部门,对国贫办核定江西省的“饮水问题”贫困人口,分解到县到乡到村,以户为单元建档立卡,解决一户,销号一户。根据脱贫进程,投资计划安排重点向贫困县倾斜,涉及到贫困人口的规划建设任务在2018年前下达。2016年和2017年,全省24个国家级贫困县共安排投资11.79亿元,安排苏区县投资13.54亿元。

加大补助力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中央补助资金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加大省级补助力度,拟安排省级补助14.3亿元,较“十二五”增加约5.5亿元,是中央对江西补助控制规模9.11亿元的1.5倍多。倾斜支持贫困县脱贫攻坚,省级以上资金按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总投资,贫困县补助50%,原中央苏区县(非贫困县)补助40%,其他非政策县补助30%。自2016年以来,省级以上资金切块下达到县,县级优先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各县出台帮扶政策,如整合扶贫资金解决贫困人口饮水问题、贫困人口免费接水入户等,确保不因通水问题影响贫困人口的脱贫进程。

按照江西省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计划总投资59.30亿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956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92%,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农村行政村的比例达到33%以上。全省将有贫困人口135.03万人受益。

保障饮水安全

全面奔小康,饮水要健康。为进一步提升农村自来水的供水水质,根据《江西省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中的水质检测体系规划,作为省水投集团下属单位的江西省水务集团已超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其中以景德镇、乐平为中心的江西省水务集团赣东北区域中心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甚至比许多城市供水的检测标准还要高。该检测中心通过严格的水质管理制度、完善的检测指标、科学的检测频次,严格把好全省城乡供水的质量关,确保老百姓饮用安全、放心、优质的自来水。

幸福甘泉润民生,安全饮水惠万家。目前,已有40余个县(市、区)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11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20亿元,供水区域超过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日供水规模达350多万吨,覆盖人口超过1500万,达到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家家现代化自来水厂如雨后春笋破土成长,一户户群众喝上了自来水。涓涓清流欢快流淌在自来水管中,“哗啦哗啦”成江西农村最动人、最和谐、最幸福的音符,映在乡村百姓笑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