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被退货引探讨 纯文学不敌改编的影视作品

20.01.2015  18:25
原标题:莫言作品被退货引探讨 纯文学不敌改编的影视作品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次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一则消息引发了与会的文学界人士的探讨:2014年年底,某出版社爆料,在与各家书店结单时,发现其出版的莫言多部小说遭到退货,退货量高达950万元码洋(注:“码洋”是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占总印数的10%。部分与会人士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学面临危机,文学的力量被削减,影视将取文学而代之。

  一时间,“纯文学将死”的呼声此起彼伏。为何纯文学不敌那些经过改编的影视作品?针对这一议题,金陵晚报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南京新华书店:

   莫言作品有市场

   不会退货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作品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在各地的书市排行榜上一度位列榜首,“洛阳纸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莫言的作品并没能像郭敬明等畅销书作家那样持续火热下去,从畅销书逐渐过渡为长销书。

  记者从南京新华书店了解到,这几年,莫言的书虽然没有他刚得诺奖时卖得那么火爆,但销售趋势还是不错的。书店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每年的诺奖公布,都能带动莫言作品的销售,但重点已经从普通民众的购买,转变为学校和图书馆的采购。和近几年其他几位诺奖得主相比,莫言的作品的热度算是不错的,因此,对于莫言的作品,南京新华书店并没有退货,也不打算退货。

   出版界人士:

   退货10%

   属于正常的范畴

  一位资深出版界人士告诉记者,图书退货其实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除了进货量超过销售能力而退货之外,运输、展示过程中一部分图书的污损和破坏,也是退货的重要原因。这位出版界人士透露,文学类图书退货率达到10%属于正常范畴,“在15%以内都算正常,这个应该扯不上文学衰退之类的。

  著名畅销书作家麦家之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一个作家的书遭退货,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作家和读者头上,出版社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麦家认为,莫言的作品很有市场号召力,出版社的运营乏力,是导致莫言作品遭退货的重要原因。

   南京作家:

   文学创作者

   要耐得住寂寞

  就莫言作品退货率达10%这件事,有文学界人士认为,目前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发生了转化。有专家举例:“以前影视剧借助文学而改编,现在影视剧的改编,还有多少依赖小说?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和郑晓龙的电视剧《红高粱》,都和原著小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何纯文学敌不过那些经过改编的影视作品?就此问题,金陵晚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储福金。他认为,作家追求个性创作,影视作品则是要通过一些共性的东西来吸引大众,这本身就是矛盾。“我一直认为作家要耐得住寂寞,一旦去关注销量,或者过多地去考虑大众的兴趣,那很难创作出好作品,纯文学创作应该受到尊重。

   文艺评论家:

   不能简单归结于

   社会的浮躁

  在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文艺评论家张宗刚看来,莫言的作品没有持续热销、纯文学敌不过改编的影视作品,这一现象很正常。

  “热销一阵子,是因为诺奖的效应,不少人去跟风买书,一段时间之后冷下来了,也符合人的正常心理。拿2013年诺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作品来说,她获奖前,很多出版社都不肯出她的书,后来得奖了,作品火了一阵子,但很短时间销售又不行了。

  张宗刚分析,现在是“浅阅读”时代,人们工作又都很忙,影视作品多媒体的直接展现肯定比纯文学更受欢迎。“也不能简单归结于这个社会的浮躁,相反,说明大家过得很充实,没有时间去慢慢读那些厚书。